第1章

第一卷:长安春色误

1 曲江初遇

长安三月,曲江池畔的桃花开得泼天富贵,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得像一团云。沈令微倚在画舫的朱红栏杆上,手里捻着一支刚折的桃花,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岸边。

“令微,看什么呢?魂都飞了。”闺友柳婉儿笑着推她一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哦——原来是看新科状元郎呢!”

岸边的柳树下,站着一个白衣男子,身姿挺拔如松,眉眼清俊似画。他正弯腰接过随从递来的书卷,指尖修长,动作温和得像怕惊扰了周遭的春色。那便是今年的状元,谢临舟。

沈令微的脸颊微微发烫,忙收回目光,故作镇定地摆弄着手里的桃花:“胡说什么,我就是看这花开得好。”

柳婉儿却不依不饶:“还嘴硬?方才你盯着人家看了足足半柱香!我听说这位谢状元不仅才貌双全,性情更是温厚,多少名门闺秀都盯着呢。”

沈令微的心莫名跳了一下。她是吏部尚书沈敬之的嫡长女,自小锦衣玉食,身边围绕的都是勋贵子弟,却从未见过这般干净温润的人。他不像那些纨绔子弟般张扬,连站在那里,都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缘分的丝线,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已缠绕。三日后的皇家赏花宴上,沈令微再次见到了谢临舟。彼时他正奉诏作诗,笔墨挥毫间,一句“春风若解怜芳意,莫遣飞花落绣帘”引得满堂喝彩。当他抬眼致谢时,目光恰好与沈令微相撞,他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像春风拂过湖面,漾开了沈令微心底的涟漪。

宴后,谢临舟被几位大臣围住夸赞,沈令微本想趁机溜走,却被父亲叫住:“令微,过来见过谢状元。”

她硬着头皮走上前,刚要行礼,谢临舟却先一步拱手:“沈小姐不必多礼。”他的声音清润,像山涧的泉水,“那日曲江池畔,沈小姐折花的模样,在下印象颇深。”

沈令微的脸瞬间红透,低下头不敢看他。沈敬之见状,笑着打趣:“看来二位倒是有缘。谢状元若不嫌弃,改日可来沈府小坐,令微也略通文墨,你们或许能谈得来。”

谢临舟欣然应允:“能得沈大人和沈小姐不弃,是在下的荣幸。”

自那以后,谢临舟成了沈府的常客。他会陪沈令微在花园里品茗论诗,会为她讲解古籍中的疑难,会在她练琴走调时耐心指导。他记得她不喜吃辣,记得她偏爱白色的衣裙,记得她看话本时容易共情落泪,总会提前备好帕子。

沈令微渐渐沉溺在这份细致入微的温柔里。她开始期待每日的相见,会精心打扮自己,会提前备好他喜欢的雨前龙井。她觉得,若是能与这样的人共度一生,便是此生最大的圆满。

2 红妆十里

秋意渐浓时,谢临舟托媒人向沈府提亲了。沈敬之夫妇本就对谢临舟十分满意,当即应允。沈令微得知消息时,正在院子里喂鱼,手里的鱼食撒了一地,脸上却笑开了花。

婚礼定在冬至那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红妆十里,羡煞了无数人。新科状元与尚书嫡女的结合,成了年末最热闹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