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你能帮我打听一下具体的情况吗?比如哪些企业会开放承包,需要什么条件之类的。"
刘媛媛点了点头:"没问题,我们是同学嘛。不过晓雨,你该不会是想..."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林晓雨含糊地回答。
当天晚上,林晓雨躺在床上,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各种可能性。她记得上辈子,沈建国就是通过承包一家国有服装厂起家的。那家工厂当时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但沈建国接手后,通过改进工艺和开拓市场,很快就扭亏为盈。
如果她能比沈建国更早地拿到那家工厂的承包权...
第二天,她特意请假去了一趟那家服装厂。
这是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国营工厂,主要生产工作服和制服。厂区建筑陈旧,机器设备也很老化,整个工厂弥漫着一种萧瑟的气息。
"师傅,请问厂长办公室在哪里?"她向一个工人打听。
"厂长办公室?那在三楼。不过现在厂里情况不好,厂长心情也不太好,你最好小心点。"工人好心提醒道。
林晓雨来到三楼,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推门而入,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办公桌后面,正愁眉苦脸地看着一堆报表。
"您好,我是林晓雨,想和您谈谈工厂的情况。"
厂长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小同志,你是记者吗?我们工厂没什么好采访的。"
"我不是记者,我是想了解一下工厂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林晓雨开门见山地说道。
厂长苦笑一声:"合作?小同志,你知道我们工厂现在是什么情况吗?连续三年亏损,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谁还愿意和我们合作?"
"我知道工厂目前的困难,但我相信这些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林晓雨坐了下来,"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
"正确的方向?"厂长有些嘲讽地笑了,"小同志,你知道我们尝试过多少种方法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开拓市场,什么都试过了,但就是不见效果。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太激烈了,我们这些老厂根本竞争不过那些新兴的私人企业。"
林晓雨点了点头:"您说得对,传统的经营模式确实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了。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呢?"
她拿出自己画的一些设计图:"厂长,您看看这些款式。这不是传统的工作服,而是适合现代商务场合的正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衣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厂长接过设计图仔细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些设计倒是很新颖,但是我们工厂的设备比较老旧,可能做不出这么精细的工艺。"
"设备可以升级,工艺可以改进。"林晓雨信心满满地说道,"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我在百货商店工作,对市场需求很了解,可以保证这些产品的销路。"
厂长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小同志,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工厂现在资金紧张,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改革。而且,即使改革成功了,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但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林晓雨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回答。她知道,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她需要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