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深的指尖顿了顿。他想起姐姐走后,他第一次整理书店,在《边城》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深,若我走了,别找我,旧书会替我陪着你。”当时他以为是姐姐的玩笑话,直到后来她真的消失,他才明白,那句话里藏着多少他没看懂的情绪。

就在这时,老顾头来了。他今天来得比平时晚,脸色不太好,帆布包被他攥得变了形,走到门口时,脚步顿了顿,像是在犹豫要不要进来。

苏晓看见他,笑着打招呼:“顾伯,您来啦?林老板刚泡了菊花茶,一起喝一杯?”

老顾头的脸色更白了,他摆了摆手,没敢看苏晓,径直走到角落的杂志架前,却没像往常一样翻杂志,只是背对着他们,肩膀微微发抖。

林深觉得奇怪,走过去问:“顾伯,您是不是不舒服?要不坐会儿?”

老顾头转过身,眼睛红红的,盯着苏晓手里的《小王子》,嘴唇动了动,半天挤出一句话:“小姑娘,你包上的梅花,是谁绣的?”

苏晓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帆布包:“是我奶奶绣的。我奶奶叫沈兰,她手特别巧,以前总给我绣东西,可惜三年前去世了。”

“沈兰……”老顾头的声音突然哽咽,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书架上,几本旧书“哗啦”掉了下来。林深赶紧扶住他,却见老顾头的眼泪已经掉了下来,像个迷路的孩子,嘴里反复念叨着:“兰兰,我对不起你……我找了你三十年……”

苏晓也慌了,赶紧递过纸巾:“顾伯,您认识我奶奶?”

老顾头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用蓝白格子手帕包着的东西,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枚银戒指,样式很旧,戒面上刻着一个小小的“兰”字,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

“这是1987年,我给你奶奶的定情信物。”老顾头的声音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那年我22岁,她20岁,我们在老城区的书店认识的,她喜欢看《大众电影》,我喜欢看武侠小说,每天下午都来这儿待着。后来我要去南方打工,本来约好等我攒够钱,就回来娶她,可我到了南方,在工地出了事故,腿断了,住了大半年院,等我能下床了,再联系她,她已经搬家了……”

苏晓的眼睛也红了。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旧照片,照片边缘已经泛黄,上面是一个穿碎花裙的女孩,和一个穿中山装的年轻男人,两人站在书店门口,笑得一脸明媚。

“这是我奶奶的旧照片,”苏晓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生前总说,她等一个人,等了一辈子,可那个人再也没回来。她还说,当年她在书店丢了一本《大众电影》,里面夹着那个人给她写的信,她找了好多年,都没找到。”

老顾头接过照片,手指不停地抖。照片上的年轻男人,正是年轻时的他,女孩的笑容,和他记忆里的沈兰一模一样。“是这本……”老顾头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那本1987年的《大众电影》,小心翼翼地翻开夹层——里面果然夹着一张泛黄的信纸,字迹是他年轻时的模样:

“兰兰,我已经攒够了两张《红高粱》的电影票,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去看。你喜欢的桂花糕,我也会给你带,就买巷口张记的。别担心我,我很快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