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善的声音放轻了些,像是在说给林悦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他十五岁那年,青山村发洪水,家里的房子被冲垮了,是村支书阿强的爹背着他爷爷,带着全村人帮他们重建的房子。后来他去城里读高中,学费是阿强凑的;读大学时没生活费,村民们你五十我一百地塞给他,说 “善娃子是咱村的希望”。“我做网红的第一年,就给村里修了灌溉渠,想着以后帮他们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今年夏天,青山村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阿强每天在微信群里发照片:井水抽干了,村民们挑着水桶去河里挑水,最后连河床都裂开了手指宽的口子;红薯藤一片片枯黄,扒开土一看,红薯只有拳头大,表皮还发黑。黄善急得睡不着觉,找了好几家供应链,终于有一家同意合作做助农直播,承诺卖出去的钱给村里抽三成。可直播前一周,供应链老板王总突然变卦,把一筐外地红薯摔在他面前:“青山村那点破红薯,又小又丑,谁会买?用这个,便宜又好看,流量上来了,你和村里都有钱赚。”
“我不同意,他就威胁我。” 黄善的指节攥得发白,“他说要是我敢说出去,就撤资,还要让我赔之前投入的钱。我工作室去年亏了不少,要是赔了钱,别说帮村里,我自己都要破产。”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起来,“阿强发来的视频里,有个老奶奶蹲在地里捡烂红薯,一边捡一边哭,说‘今年的学费都没着落了’。我想着,先把钱拿到手,至少能帮村里买些抗旱的设备,等以后有机会再解释…… 可没想到刚播完第一天,就被人扒出来了。”
林悦看着他手机里的视频:干裂的土地上,几株枯黄的红薯藤歪歪扭扭地立着,阳光晒得地面发白,几个老人弯着腰,用竹筐捡着那些表皮发黑的红薯,筐底还沾着干硬的土块。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奶奶在乡下生活,也是这样的土地,这样盼着收成的眼神。奶奶总说 “庄稼人靠天吃饭,可天不帮忙的时候,人得帮人”,这句话突然在她心里翻涌起来。
“我想去青山村看看。” 林悦关掉录音笔,轻声说。
从市区到青山村要转三趟车,最后一段路是阿强开着三轮摩托来接的。摩托车在山路上颠簸,车斗里的编织袋撞得砰砰响,阿强一只手抓着车把,一只手护着编织袋:“这里面是村民给黄善带的核桃,他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每次回来都要揣一兜走。” 阿强的皮肤晒得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指关节处还有道没长好的伤疤 —— 是之前抽水时被水管划伤的。
村子比林悦想象的更穷。土坯房的墙皮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黄土;村口的小卖部只有一个旧冰柜,里面放着几瓶矿泉水和几袋方便面;唯一的水泥路上,几个孩子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追着一只土狗跑。阿强带着她去了红薯地,远远就看到几个村民在地里忙活,走近了才发现,他们是在把枯死的红薯藤拔掉,准备种冬小麦。
“今年的红薯,能吃的没多少。” 阿强蹲下来,用手扒开一块土,里面躺着个拳头大的红薯,表皮皱巴巴的,还带着几道裂纹。他把红薯递给林悦,“你尝尝,虽然小,但甜得很。” 林悦咬了一口,红薯的甜里带着点涩,嚼着嚼着,眼眶突然热了。“黄善这孩子,去年还自己掏腰包给村里修了灌溉渠,这次直播的事,他没跟我们说造假,只说卖得不好,给了村里两万块。” 阿强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后来看新闻才知道,他是用了外地的红薯,可我们不怪他,他也是想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