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点点头,脸上露出悲戚之色。吏部尚书李大人叹了口气:“陛下英年早逝,实在是我大曜之不幸。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公主早做打算。”
“李大人所言极是。” 赵华筝打开锦盒,取出遗诏,“父皇早已留下遗诏,指定由皇太子景琰继位,由本宫摄政监国。今日请诸位前来,就是商议登基大典和朝政安排之事。”
三位老臣接过遗诏,仔细看过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欣慰之色。兵部尚书王大人起身说道:“陛下深谋远虑,公主贤明睿智,有公主摄政,我大曜江山必定无忧。只是……”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担忧之色,“萧将军手握重兵,野心勃勃,恐怕不会轻易服从公主的号令。”
赵华筝早有预料,她淡淡一笑:“王大人所言甚是。萧彻确实是个麻烦,但本宫自有应对之策。当务之急是尽快举行登基大典,让新帝名正言顺地继位,稳定朝局。”
御史大夫张大人忧心忡忡地说:“公主说的是。只是如今京中局势复杂,萧将军手握羽林军,若他从中作梗,恐怕会生出变故。”
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本宫早已想到这一点。王大人,兵部可调动的兵力有多少?”
王大人沉吟片刻:“回公主,京中除了羽林军之外,还有金吾卫和千牛卫可调动。金吾卫负责京城防务,千牛卫则是陛下的亲军,由臣直接管辖。只是这两支军队的兵力加起来,也不及羽林军的一半。”
赵华筝点点头:“无妨。千牛卫忠诚可靠,由王大人亲自统领,务必确保皇宫安全。金吾卫则负责京城治安,防止有人趁机作乱。至于羽林军……”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本宫自有办法让他们安分守己。”
三位老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赵华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看到她胸有成竹的样子,也稍稍放下心来。
“李大人,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就交给你了。要尽快选定吉日,一切从简,但必须庄重肃穆,彰显皇家威仪。” 赵华筝继续安排道。
“臣遵旨。” 李大人躬身领命。
“张大人,” 赵华筝看向御史大夫,“你负责监督百官,若有任何异动,立刻向本宫禀报。尤其是那些与萧彻往来密切的官员,更要密切关注。”
“臣遵旨。” 张大人也躬身领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清沅匆匆进来禀报:“公主,萧将军带着几位将领,已经在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赵华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来得正好。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萧彻带着几位羽林军将领大步走进殿内。他依旧身着银甲,脸上带着惯有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
“臣参见长公主。” 萧彻微微躬身行礼,身后的几位将领也跟着行礼,但动作却显得有些敷衍。
“国舅免礼。” 赵华筝淡淡开口,目光扫过萧彻和他身后的几位将领,“国舅清晨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萧彻直起身,目光落在赵华筝身上,带着一丝审视:“臣听闻陛下驾崩,特来探望。同时也是想问问公主,接下来朝政该如何安排?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公主早做决定。”
赵华筝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父皇已经留下遗诏,指定由皇太子景琰继位,本宫摄政监国。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很快就会举行。国舅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