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彻显然没想到赵华筝会如此直接,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公主英明。只是新帝年幼,朝政繁杂,公主身为女子,恐怕难以应付。臣以为,应该由朝中重臣组成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新帝,这样才能确保朝政稳定。”
赵华筝心中了然,萧彻这是想趁机掌控朝政。她淡淡一笑:“国舅的提议有道理。不过父皇遗诏中已经明确指定本宫摄政,此事恐怕不能更改。当然,本宫也不会独断专行,朝中大事,自然会与诸位大臣商议。国舅是羽林大将军,肩负着保卫京城的重任,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
萧彻没想到赵华筝会如此不给面子,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公主此言差矣。臣身为国舅,也是皇室宗亲,自然要为大曜江山着想。如今朝局动荡,正是需要团结一心的时候,还请公主三思。”
“本宫心意已决,国舅不必多言。” 赵华筝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若无其他事,国舅就请回吧,本宫还要与几位大人商议登基大典的事宜。”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他知道此刻不宜与赵华筝正面冲突。他冷哼一声,转身带着几位将领愤然离去。
看着萧彻离去的背影,三位老臣都露出了担忧之色。王大人忧心忡忡地说:“公主,萧彻显然不甘心,恐怕会暗中作乱,我们不得不防啊。”
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本宫早有准备。王大人,你立刻加强皇宫守卫,尤其是宫门和重要宫殿,要增派人手,严防死守。李大人,登基大典要尽快举行,越快越好。张大人,你继续密切关注萧彻和他的党羽,一有异动,立刻禀报。”
“臣等遵旨。” 三位老臣同时躬身领命。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公主,宫门外有一位自称谢临的年轻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还说…… 还说他有机密要面呈公主。”
赵华筝愣了一下,谢临?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过。她沉吟片刻,说道:“让他进来吧,本宫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机密要禀报。”
很快,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年轻人跟着小太监走进殿内。他看起来二十多岁年纪,眉目清秀,眼神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利。他走到殿中,从容地跪地行礼:“草民谢临,参见长公主。”
“你就是谢临?” 赵华筝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你说有机密要面呈本宫,不知是什么机密?”
谢临抬起头,目光直视赵华筝,语气坚定地说:“草民得知萧彻密谋在登基大典上发动兵变,夺取政权。草民不忍皇室蒙难,特来向公主禀报。”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惊。赵华筝更是心中一震,她没想到萧彻竟然如此大胆,敢在登基大典上动手。
“你说的可是真的?” 赵华筝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有什么证据?”
谢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这是草民无意中得到的萧彻与其心腹的密信,上面详细记载了他们的计划。草民自知人微言轻,但为了大曜江山,不得不冒死前来禀报。”
清沅接过密信,呈给赵华筝。赵华筝打开密信,仔细看过之后,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密信上的内容与谢临所说一致,萧彻果然计划在登基大典上发动兵变,控制皇宫,另立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