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甲:白垩纪铁甲战歌
1 晨雾中的铁甲
白垩纪晚期的晨雾还没散尽,湿润的空气里混着苏铁和银杏的腐叶味。石甲甩了甩满是褶皱的脑袋,厚重的眼皮掀开一条缝——它的眼球像两颗蒙着白霜的黑曜石,只能看清前方十米内的动静,但鼻腔里涌入的气味却比视觉更管用。
三岁的幼崽小盾正用鼻尖蹭着它的腹甲,发出细碎的“咕噜”声。石甲低下头,粗糙的吻部轻轻碰了碰小盾背上还没长硬的骨板——那骨板泛着淡粉色,像刚剥壳的莲子,和石甲身上深褐色、布满裂纹的成年甲胄截然不同。旁边的配偶岩纹已经在啃食地面的蕨类,她的尾锤比石甲细些,但末端的骨瘤同样坚硬,每一次甩动都能扫开挡路的碎石。
这是一片位于内陆湖边缘的林地,高大的裸子植物撑起稀疏的树冠,阳光透过雾气洒下,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石甲迈着短粗的四肢慢慢移动,每一步都让地面轻微震颤——它的体重接近五吨,脚掌宽大如磨盘,趾甲像铁钩一样嵌进湿润的泥土里。作为一只成年甲龙,它的身体两侧长着两排交错的骨板,从脖颈一直延伸到尾根,骨板边缘锋利如刀;最致命的武器是尾巴末端那团直径近半米的骨瘤,里面布满致密的骨小梁,甩动时能产生上千公斤的冲击力,足以砸断霸王龙的腿骨。
突然,石甲的鼻腔猛地抽搐了一下。
不是腐叶的味道,也不是岩纹和小盾的气息——那是一种带着铁锈味的腥气,混着掠食者特有的、让空气发紧的压迫感。石甲立刻停下脚步,身体微微下沉,四肢像四根铁柱一样扎在地上,尾锤悄悄抬到半空中,骨瘤擦过地面的碎石,发出“沙沙”的轻响。
岩纹也察觉到了异常,她迅速把小盾护在身下,背甲对着气味传来的方向。小盾吓得缩起脖子,细小的四肢紧紧扒着岩纹的腹甲,发出急促的“吱吱”声。
晨雾里传来树枝断裂的脆响,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不是同类的节奏,更轻快,却带着刻意压低的谨慎。石甲的脑袋慢慢转向左侧,视线穿过雾气,终于看到了那团移动的阴影:是一只惧龙。
惧龙比霸王龙小些,但体长也有八米,体重接近三吨。它的脑袋像一颗粗壮的攻城锤,满口的牙齿呈香蕉状,边缘带着锯齿,能轻易撕开角龙的皮肤。此刻这只惧龙正伏着身子,黄色的眼睛在雾里闪着冷光,涎水滴在地面,很快洇湿了一小块泥土。
它盯着的不是石甲,而是岩纹身下的小盾。
石甲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嘶吼,声音像两块石头在摩擦。它慢慢向岩纹和小盾的方向移动,把自己的侧甲对着惧龙——那里的骨板最厚,足足有十厘米,连惧龙的牙齿都很难咬穿。惧龙停下脚步,围着石甲绕了半圈,鼻子里喷出粗气,显然在寻找破绽。
甲龙的弱点只有两处:腹部和眼睛。腹甲虽然也有鳞片,但比背甲薄太多;眼睛暴露在外面,没有任何防护。惧龙显然知道这一点,它的头微微低着,目光在石甲的眼睛和岩纹身下的小盾之间来回扫视,试图找到进攻的机会。
石甲的尾锤始终对着惧龙的方向,肌肉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它知道自己不能先动手——甲龙的爆发力不强,尾巴甩动的范围有限,一旦落空,就会露出破绽。必须等惧龙靠近,再用尾锤给予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