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槐下誓言

光绪二十三年的暮春,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刚过,青石镇的青石板路上还汪着水洼,倒映着沿街的灰瓦白墙。镇东头的老槐树下,十六岁的阿禾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碎布擦拭着一只受伤的流浪狗。那狗前腿被车轮碾过,血浸透了灰褐色的毛,疼得呜呜直叫,却温顺地任由阿禾摆弄。

“你这丫头,又在管这些闲事儿。”一个略带嗔怪的声音传来,是阿禾的娘。她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买的针线,“家里的活儿还等着呢,爹的药该煎了,你倒在这儿耗着。”

阿禾抬头,脸上沾着泥点,眼睛却亮得像雨后的星星:“娘,它好可怜啊,不管它,怕是活不成了。”她轻轻抚摸着狗的头,“您看,它多乖。”

娘叹了口气,终究是心软了:“罢了罢了,先抱回家吧,找王郎中看看。只是咱们家这光景,添张嘴也是难。”

阿禾家确实不易。父亲原是镇上的木匠,手艺精湛,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可半年前,父亲在给大户人家做嫁妆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下来,伤了腿,从此卧床不起。家里没了顶梁柱,积蓄很快花光,还欠了些外债。阿禾早早便学着操持家务,替人缝补浆洗挣些零钱,贴补家用。

王郎中来看过狗,开了些草药,嘱咐好生照料。阿禾把自己的小屋腾了个角落,铺上旧棉絮,给狗做了个窝,取名“来福”。每天喂药、换药,来福渐渐好了起来,能一瘸一拐地跟着阿禾跑前跑后。

这天,阿禾去河边洗衣,来福也跟着。河边石阶上,一个老妇人正费力地提着水桶,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阿禾扔下棒槌,一个箭步冲过去扶住了她。“婆婆,您慢点。”

老妇人喘着气,拍着胸口:“多亏了你啊,姑娘。老婆子这腿脚不利索,这桶水……”

“我帮您提吧。”阿禾不由分说,提起水桶就往老妇人家的方向走。老妇人家在镇子另一头的破庙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破床和一口小锅。

“您一个人住?”阿禾放下水桶,打量着这简陋的住处。

“是啊,儿子去当兵,没了音讯,老伴儿前年也走了。”老妇人抹了抹眼角,“姑娘,你心眼儿真好。”

阿禾心里一酸,从兜里掏出两个刚买的馒头,塞到老妇人手里:“婆婆,您先垫垫肚子。”

老妇人推辞不过,接过馒头,眼泪掉了下来:“好人啊,好人会有好报的。”

从那以后,阿禾时常来看老妇人,有时带些吃的,有时帮着打扫。老妇人也总念叨着阿禾的好,说她是天上派来的福星。

父亲的腿渐渐有了起色,能拄着拐杖下地了。这天,他拄着拐杖走到门口,看着院子里阿禾正教来福打滚,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阿禾,爹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阿禾跑过去,扶住父亲:“爹,您说啥呢,咱们一家人好好的,比啥都强。”

“你娘跟我说了,你常帮着那个老婆婆,还救了条狗。”父亲摸了摸她的头,“咱穷,但不能失了良心。多做善事,总有好处的。”

阿禾重重地点头:“爹,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