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料堆里的月光
雨夜的风裹着铁锈味灌进领口时,陈默正蹲在第七堆废料后面翻找铜线。
“星环科技”的废料处理区像座钢铁坟场,三米高的围栏外是流光溢彩的研发中心,玻璃幕墙反射着雨丝,把这边的泥泞衬得像被世界遗忘的褶皱。他的橡胶手套早就磨破了洞,雨水顺着指尖往里渗,冻得指节发僵。
“找到了!”陈默猛地拽出一段缠着绝缘层的铜线,兴奋得忘了打哆嗦。这玩意儿按斤称能换三十五块,够买两桶泡面加一根火腿肠——他这个月的伙食费已经超支了。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小默,张阿姨说的那个姑娘,你抽空见一面?人家不嫌弃你没房没车,就是想找个踏实的。”
陈默盯着屏幕,喉结动了动。上个月张阿姨介绍的护士,见面时盯着他洗得发白的袖口笑;上上个月的幼儿园老师,听说他在废料区“捡破烂”,没聊两句就借口接电话走了。他回了个“再说吧”,把手机塞回兜里,继续往废料堆深处钻。
雨越下越大,打在铁皮棚上噼啪作响。陈默的头灯扫过一堆扭曲的合金管时,忽然照到片反光的白色——不是常见的金属壳,倒像是某种哑光陶瓷,在昏暗中泛着细腻的光泽。
他扒开压在上面的电路板,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那是个“人”。
或者说,是个像人的机器人。银白色的机体裹着破损的仿生皮肤,露出的关节泛着冷光,长发是合成纤维做的,湿漉漉地贴在脸颊上。最惊人的是脸——星环科技最新的“仿生拟态”技术,睫毛纤长,唇线柔和,哪怕半边脸的皮肤已经脱落,露出底下的线路板,依然美得像杂志上走下来的模特。
“型号……X-7?”陈默摸到她后颈的铭牌,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星环的实验机型?”
他在废料区干了三年,见过不少淘汰的服务型机器人,大多是方头方脑的工业款,从没见过这么像人的。他试着按了下她胸口的启动键,没反应。又晃了晃她的胳膊,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是卡住了。
“还能用吗?”陈默喃喃自语。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星环的实验品,就算修好了也值老钱,哪轮得到他捡漏?
可雨夜里,她闭着眼躺在废料堆里的样子,像只被遗弃的猫,让他想起自己出租屋里那盏忽明忽暗的灯。他咬了咬牙,脱下外套裹住她,半抱半拖地往自己的三轮车挪。
机器人比想象中沉,陈默的旧三轮车在泥地里打滑,他弓着背推了整整两公里,才把她弄回出租屋。
这是间不足十五平米的阁楼,墙角堆着他捡来的零件,床底下塞着泡发的挂面,唯一的电器是台二手微波炉。陈默把机器人放在唯一的椅子上,扯掉湿透的外套,才发现她身上的仿生皮肤破损得厉害,左胳膊完全裸露着,露出复杂的液压管和线路。
“先擦擦吧。”他拧了把热毛巾,小心翼翼地擦她脸上的泥污。指尖碰到她的脸颊时,仿生皮肤竟然有微弱的温度——星环的“恒温拟态”技术,据说成本比他一年的工资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