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话断了。周启棠看着手中的证据袋,蓝色纤维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突然想到,在香港这样的城市,每个人都穿着不同的 “西装”,有人用它掩饰身份,有人用它遮住伤口。

而这一次,西装上的一根纤维,或许会揭开一整段被掩埋的人生。

2 L 先生的影子

旺角的午后,街道像一口沸腾的锅。霓虹招牌还没亮,广告屏幕已经开始闪烁。人群挤在人行道上,手机屏幕反射出一张张冷漠的脸。周启棠站在一栋商住楼下,抬头看了看 —— 这是 "L 先生" 最后一次通话的信号源。

他走进昏暗的大堂,空气里混着消毒水和饭菜的味道。电梯旁贴着几张旧海报,边缘卷起,像被人遗忘的承诺。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伯,戴着老花镜,翻着登记本:"警察先生,这栋楼鱼龙混杂,短期租客多,很难查。"

"我们只要昨晚十点到凌晨一点的访客记录。" 周启棠把话说得很轻。

老伯叹了口气:"记录有,但你知道的,这年头,谁会认真登记?"

与此同时,梁婉仪坐在报社的小会议室里,桌上摊着一摞资料。黄志强的 "同行会"—— 成立八年,号称帮助过三千多名底层青年。她翻到财务报表,眉头越皱越紧 —— 去年有一笔捐款,来源标注为 "私人捐赠",金额高达两千万,而流向却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文化公司。

她打开电脑,搜索那家公司的背景。注册地址在铜锣湾一间共享办公室,董事名单里有个熟悉的名字 —— 林志衡。

傍晚,周启棠在旺角一间茶餐厅找到了线索。侍应生认出了根据监控画出的素描:"这个人昨晚来过,坐在靠窗的位置,一直在打电话。"

"他说了什么?" 周启棠问。

侍应生想了想:"好像提到了 ' 仓库 '、' 合约 ',还有……' 你欠我的 '。"

晚上八点,梁婉仪按响了林志衡工作室的门铃。门开了,一个穿着灰色毛衣的男人出现在门口,眼神清澈却带着警惕。

"林先生,我是《明报》的记者,想采访你关于 ' 同行会 ' 的合作项目。"

林志衡微微皱眉:"我不接受采访。"

门即将关上的瞬间,梁婉仪迅速拿出一张照片 —— 十年前,黄志强与林志衡在深水埗的合影。

"你认识他,对吗?"

林志衡的表情凝固了。片刻后,他打开门:"进来吧。"

夜里十点,周启棠回到警署。技术组报告,录音笔的存储卡已部分修复,但关键部分损坏严重,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对话片段。

"…… 你不能…… 公开…… 过去……" "…… 我已经…… 没有退路……" "…… 你毁了…… 我的一切……"

最后,是一声闷响,然后 silence。

周启棠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这个案子就像香港的天气 —— 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3 旧照片的裂痕

深水埗的早晨,总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潮湿感。梁婉仪站在一栋斑驳的唐楼前,抬头望着剥落的墙皮和密密麻麻的天线。这里是林志衡的出生地,也是香港底层生活的缩影。

狭窄的楼梯间弥漫着霉味,墙上贴着早已褪色的招租广告。四楼的窗口,一位白发老人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陌生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