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璧重生
后背被推搡的瞬间,我正蹲在良渚遗址 M12 号坑的探方边缘,指尖捏着半块刚清理出的墨玉璧 —— 玉璧表面的神徽纹路还沾着湿润的黄土,是我今早用软毛刷一点点扫出来的。
“小林,你太不懂‘行规’了。” 张启明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温吞的语调里裹着冰碴,他手里把玩着我的碳十四检测报告,封皮上 “异常数据” 的红笔标注被他用指甲划得模糊,“考古要的是‘共识’,不是‘真相’。”
失重感猛地攥住心脏,我抬头时,夕阳正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两个穿黑夹克的人正把我昨天标记的 “待入库文物” 往编织袋里塞 —— 那里面有三件刚编好的良渚玉锥形器,是 M12 坑的关键出土物,现在要变成走私品。
“你伪造地层数据…… 把真玉琮换成仿品……” 我呛出一口血,黄土渣子钻进喉咙,“我已经把证据发去文物安全局了!”
张启明笑了,晃了晃手机屏幕,我发送失败的邮件躺在草稿箱里:“你以为营地的 WiFi 没被我控?小林啊,你守的‘初心’,在‘权威’面前一文不值。”
坑底的黑暗越来越近,我能闻到土壤里千年的腐殖味,还有一丝极淡的青色光晕 —— 从掌心的墨玉璧里渗出来,顺着血管往太阳穴钻,像有细小的电流在窜。意识模糊时,我看见黑夹克举起了洛阳铲,铲头的淬火钢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 他们要伪造我 “失足坠坑” 的现场。
恨。这股蚀骨的情绪刚冒头,太阳穴突然炸开灼热,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
“峰哥!醒醒!张教授的发掘启动会还有四十分钟!”
赵小胖的大嗓门撞得耳膜疼,我猛地睁眼,不是坑底的黑暗,是考古队帐篷的蓝白条纹顶,LED 灯挂在生锈的铁架上,晃得人眼晕。掌心还攥着东西 —— 是那块墨玉璧,边缘的土屑和坠坑前一模一样,可玉璧表面浮着极淡的青色纹路,像活物似的绕着神徽转动,刚才的灼热感,正从纹路里慢慢渗出来。
“我不是…… 死了吗?” 我摸向后背,没有伤口,只有冲锋衣蹭到的黄土,口袋里的考古笔记还在,扉页写着 “2024.10.20”—— 坠坑的日期。
“峰哥你烧糊涂了?” 小胖把我的工具包扔过来,洛阳铲、碳十四采样管、软毛刷撞得叮当响,“昨天清理完 M12 坑你就发烧,躺了一天,今天是 10 月 17 号,启动会要开始了!”
10 月 17 号?我重生回了三天前!
我抓过手机,相册里还存着昨天拍的玉琮照片 —— 张启明明天才会用仿品调换的那件真品,现在还在临时库房里。我掀开被子往库房跑,钥匙藏在帐篷支柱的裂缝里,是我怕丢特意留的。
库房的铁柜里,三件玉琮并排放在泡沫垫上。我蹲下来,墨玉璧在掌心发烫,视线扫过玉琮时,两件玉琮的纹路里没有青光,只有中间那件,青色能量线密得像织网,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我用指甲刮了刮无青光的玉琮底部,指甲缝里沾了点淡绿色粉末 —— 是现代仿品常用的青海玉,密度比良渚本地玉低 0.2g/cm³,还残留着酸泡做旧的痕迹。
前世我就是没发现这细节,把仿品当成真品送检,等发现碳十四数据异常时,张启明已经销毁了证据。这次不一样了,我摸向太阳穴,那里的灼热感还在 —— 这就是 “玉琮神瞳”?能辨认真伪,还能看见文物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