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小雨翻开母亲的日记,借以消磨时间。页边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

“7月12日。沙漠居民中流传着‘雨城’的传说,一座能召唤雨水的古城。当地人称之为‘天空的镜子’...如果真存在这样的地方,或许能改变整个沙漠生态...”

“7月28日。惊人的发现!壁画显示古人通过观测星象和风向来预测降雨,准确得不可思议。他们不是召唤雨水,而是读懂天空的语言...”

林小雨抚摸着那些字迹,仿佛能透过纸页感受到母亲的温度。

车队在沙漠中行驶了三天,每天的景色都如同复刻前一天。白天温度高达45摄氏度,夜晚却骤降到接近零度。队员们开始显露出疲态。

第四天傍晚,科考队在一处背风的沙丘后扎营。林小雨坐在帐篷里,借着太阳能灯的光继续阅读母亲的日记。一阵风吹来,帐篷帘幕被掀开一角,她无意中瞥见父亲独自站在远处沙丘上,手中拿着一个老旧相框,那是他们全家最后一张合影。

那一刻,林小雨突然意识到,父亲对母亲的思念,或许从不比她少。

帐篷外传来父亲和队员的争执声。

“林教授,根据卫星图显示,再往前就是流沙区,太危险了!”副队长李工的声音透着焦虑。

“所有的数据都表明,雨城就在那个方向。”父亲的声音坚定而不容置疑,“我们已经找了十年,不能在这里放弃。”

林小雨走出帐篷,看到父亲站在越野车顶,远眺着沙海远方,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执着。

“爸,”她走近轻声问,“你真的确定妈妈在那里留了东西给我们吗?”

林瀚海从车顶跳下,拍了拍手上的沙尘:“你妈妈从不说不切实际的话。她说有,就一定有。”他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她比我们任何人都了解这片沙漠。”

最终,父亲说服了团队继续前进。但不安的气氛如同即将到来的沙暴,悄然在营地蔓延。

第三章 沙暴

第五天中午,灾难突然降临。

起初只是天边的一抹昏黄,有经验的向导阿依古丽立刻警觉:“沙尘暴!快找掩体!”

但已经太迟了。那抹昏黄迅速扩大,变成一堵接天连地的沙墙,以惊人的速度向他们扑来。瞬间,白天变成黑夜,狂风呼啸着撕扯一切。

“所有人到车里!用毛巾捂住口鼻!”父亲大喊着,把林小雨塞进最近的一辆越野车。

沙粒击打着车窗,发出暴雨般的声响。能见度降至为零,世界只剩下呼啸的风和漫天黄沙。林小雨蜷缩在座位上,紧紧抓着母亲的日记本,恐惧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在狂风怒吼的间隙,她仿佛听见母亲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如同十年前那个夜晚在她床头讲故事时的语调:“不要害怕,小雨。沙漠教会我们的第一课,就是在风暴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林小雨闭上眼,深呼吸,试图按照母亲曾经教她的方法平复心跳。

不知过了多久,风势渐渐减弱。当林小雨睁开眼睛,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沙尘暴改变了沙漠的地貌,他们的车队大半被埋在沙中。更糟糕的是,通讯设备全部失灵,GPS信号消失,他们与外界完全失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