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午后,急促的聚兵鼓点骤然响起,打破了营区惯常的沉闷。鼓声短促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急意味,所有士兵,无论正在操练还是休整,立刻放下手中事务,迅速奔向校场集结。

赵虎早已站在高台上,一身戎装,面色冷峻如铁。他目光扫过下方迅速列队、鸦雀无声的新兵们,最后定格在丙字营的方向。

“刚接到军令!”他的声音穿透寒风,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匈奴游骑活动频繁,有南侵迹象。各烽燧需即刻增派兵力,加强戒备!”

此言一出,队伍中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新兵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紧张和不安。烽燧值守,意味着将远离相对安全的营区,直面最前沿的危险,随时可能与匈奴精锐的斥候甚至小股部队遭遇。

赵虎的目光锐利如刀,压下那细微的嘈杂:“丙字营听令!”

“在!”丙字营全体新兵下意识地挺直胸膛。

“命你营抽调一队,即刻前往‘狼牙’烽燧接防!值守三日,严加警戒,不得有误!”赵虎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狼牙”烽燧!队伍中的骚动更明显了。那是苍狼营防区最靠北、也最孤悬的一座烽燧,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但也正因如此,常年是匈奴斥候重点窥探和试探的目标,遭遇战事频率最高,伤亡也最大。被派往那里,几乎等同于被推到了刀尖上。

教头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他上前一步,低声道:“统领,狼牙烽燧是否…”

赵虎一摆手,打断了他,目光直接投向丙字营队列:“林缚,出列!”

林缚心中一凛,面上却无波澜,依言上前一步:“在!”

“命你为临时伍长,率本伍人马,即刻前往狼牙烽燧接防!三日内,烽燧在,人在!烽燧失,提头来见!”赵虎的声音冰冷而沉重,每一个字都像砸在人心口上。

临时伍长!独领一伍驻守最危险的烽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缚身上,震惊、同情、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王三站在队伍里,嘴角难以抑制地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在他看来,这无异于送死,赵虎这分明是“看重”他到要让他去送死了!

陈石头则猛地瞪大了眼睛,焦急地看向林缚,又看向赵虎,似乎想说什么,却被林缚一个眼神制止。

林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抱拳领命,声音沉稳:“遵命!必不辱命!”

赵虎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从身旁亲兵手中取过一面折叠整齐的、颜色暗红的信号旗,递向林缚。

“这是狼烟信号旗,不同颜色、数量,代表不同敌情。一旦发现敌军,立刻依规施放狼烟,不得有误!”赵虎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这面旗,是烽燧的眼睛,也是营区的耳朵。握紧了,别让它瞎了,也别让它聋了。”

林缚双手接过那面沉甸甸的信号旗。旗面是厚实的硝制羊皮,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旗杆冰凉,却仿佛带着千钧重担。他清晰地感受到这面旗所代表的巨大责任——它连接着前沿与后方,关乎无数同袍的生死。

“是!”林缚将信号旗紧紧握在手中。

“下去准备,一炷香后出发!”赵虎挥了挥手。

林缚行礼,转身快步返回丙字营队列。陈石头立刻凑了上来,脸色发白:“林大哥,狼牙烽燧那边…”

“石头,去收拾行装,检查弓弩箭矢,带足三日的干粮和水。”林缚打断他,语速快而清晰,没有丝毫慌乱,“还有你,李四,张五,立刻回帐准备!”他点明了本伍另外两名士兵的名字。

那两名被点名的士兵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情愿,但在林缚冷静而不容置疑的目光下,还是喏喏应声,磨蹭着转身。

王三抱着胳膊,阴阳怪气地低笑一声:“哟,林伍长,可要好好守住啊,别让匈奴人把咱们的烽燧给端了,到时候…”

林缚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从他们身边走过,带着陈石头快步向营帐走去。他的无视比任何反驳都更让王三难堪。

回到营帐,林缚迅速整理自己的装备。他将皮甲束紧,检查腰刀的磨损情况,将箭囊装满,又将那面至关重要的信号旗小心地插在背囊最外侧,确保能第一时间取出。他的动作有条不紊,不见丝毫慌乱,这种冷静感染了同伍的其他人。陈石头也有样学样,闷头收拾,只是偶尔抬头看向林缚的眼神里,依旧藏着担忧。

一炷香后,林缚带着本伍四名士兵在校场边缘集合完毕。赵虎亲自前来检视,目光扫过他们的装备,最后落在林缚脸上。

“记住,烽燧值守,首重警戒,遇敌不可贸然出击,以发出信号为第一要务。”他沉声叮嘱,“但若敌军攻燧,则需死守待援,一步不退!明白吗?”

“明白!”五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带着一丝决绝。

赵虎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挥手示意他们出发。

林缚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苍狼营的黑褐色营墙,转身,率先迈开脚步,向着北方那座孤悬于荒野之中的狼牙烽燧走去。陈石头紧随其后,另外两名士兵互看一眼,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他们的身影,在苍茫的天地间,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带着一种奔赴使命的坚定,逐渐消失在北方卷着沙尘的风里。

营区高台上,赵虎久久注视着他们远去的方向,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