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里有啥东西坏了,你别鼓捣那个小程序,直接给阿姨发语音!或者打电话!冰箱不制冷了?水管漏了?灯不亮了?你跟阿姨说,阿姨立马就给你找人!老王头是几十年的老电工,老张通下水道那是一绝,都比老李从外面找的什么公司靠谱便宜!阿姨亲自盯着他们修,保证给你弄得妥妥帖帖!”

“水电煤网那些单子,你也别管了!阿姨一起交了,年底咱们再算,省得你一趟趟跑!”

“平时吃饭,你照旧来吃!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儿!你看你瘦的,外面吃的不健康!”

最后,她拍拍我的手,抛出重磅炸弹:“以后你要是谈了女朋友,带回家来,阿姨帮你们打扫屋子,给你们做好吃的!要是以后结婚生孩子了,阿姨还能帮你们带带孩子呢!”

我看着她慈祥的、充满期待的脸,手里香喷喷的杏仁酥顿时重逾千斤。这哪是租房,这简直是签了份“终身养老送终”的温情协议啊!

于是,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境地。

一边是李老师高效、冷漠、充满科技感但绝对省心的“标准化物业服务”,一边是范老师事无巨细、温暖贴心但可能完全失去个人空间的“全方位家庭托管”。

李老师开始给我微信推送《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生存指南》等文章。

范老师则开始变着花样给我送吃的,并在小区花园里跟其他老太太聊天时,声音不大不小地透露:“嗯,以后小林就归我管了,那孩子跟我亲……”

我感觉自己成了他们离婚战役中一个奇怪的、被过度服务的“战略高地”。选择任何一方,都仿佛是对另一方的背叛,而且都意味着要接受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4 完犊子,我失业了

就在我快要被这甜蜜的负担压垮时,一个更现实、更冰冷的危机,正悄无声息地逼近——我自己的饭碗,好像也要端不稳了。

甲方爸爸对最新一版的文案再次表示了不满,语气冷淡地要求“尽快看到符合预期的修改稿”。

我看着卡顿的电脑屏幕和寥寥无几的存款余额,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如果失业,别说选择跟谁了,我连留在这个城市的资格,可能都没有了。

李老师的理性分析和范老师的糖醋排骨仿佛还在跟前打转,现实生活的压力却已经毫不留情地拍在了我脸上。

电脑屏幕上,甲方负责对接的张经理的微信头像再次跳动起来。我深吸一口气,点开。

「林老师,」——他管谁都叫老师,但语气里没有一点尊重的意思——「最新一版方向还是不太对。不够爆,缺乏记忆点。用户在三秒内抓不到核心痛点。麻烦再想想?」

后面跟着一个系统自带的微笑表情。

我看着那行字,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痛点痛点痛点!一个破智能喝水杯,非要我写出拯救人类健康的使命感吗?

我已经把“提醒您按时喝水”这个功能包装出了花,从“AI智能传感”到“云端水平衡管理”,词库都快榨干了。

「好的张经理,我再调整一下思路,尽快给您新稿。」我敲下这句卑微到尘埃里的话,点了发送。

几乎是同时,右下角弹出一个钉钉提醒,来自我的直属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