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诡异同学录
老家拆迁,我翻出本泛黄的同学录。 每次打开,最后页都多出一个叫“赵小斌”的签名。 邻居老太太嘶哑着提醒:“快烧了它!那届学生,根本没活人!” 当晚,同学录里爬出密密麻麻的黑色手印,伴着无声的哭嚎。 我惊恐地想逃,却发现自己正坐在儿时的教室里。 讲台上,一个没有面孔的男孩缓缓转头,发出粉笔划破黑板的尖啸:
七月流火,热浪粘稠地裹着城市,柏油路面蒸腾出扭曲的幻影。李磊拖着半旧行李箱,站在了阔别多年的老家镇口。
镇子已经空了七八分,墙上一个个刺眼的红色“拆”字,像某种怪物的印记,宣告着这里的终结。推土机的轰鸣在不远处沉闷地响着,偶尔夹杂着砖墙倒塌的闷响。记忆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故土,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和漫天尘土,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颓败。
他是回来收拾老屋的。父母年前搬去了省城,这栋装满了他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的老房子,很快也要在机械臂下化为瓦砾。
钥匙生涩地捅进锁孔,费力一转,门开了。一股混合着尘土、霉味和岁月沉寂的气息扑面而来,呛得他咳嗽了两声。屋里光线昏暗,家具大都蒙上了白布,像一具具静待埋葬的尸体。空气滞重,只有灰尘在从窗户破洞透进来的光柱里无声飞舞。
收拾是件耗神又耗力的活。每一样东西都在拉扯着记忆,进展缓慢。下午,他在自己小时候睡的那张榉木床床底,拖出了一口沉甸甸的旧木箱。箱盖上积了厚厚一层灰,锁鼻锈死了,他找来锤子,几下砸开。
里面是些泛黄的旧物:玻璃弹珠、锈铁皮青蛙、干瘪的乒乓球、卷了边的连环画……最底下,是一本硬壳的、塑料封皮的同学录。封面是那种年代久远的明星贴画,已经模糊褪色,边角磨损得厉害,露出底下灰白的纸板。
李磊笑了笑,带着点怀旧的好奇,擦掉封面的灰,翻开了它。
一页页稚嫩的字迹、花花绿绿的贴纸、略显夸张的祝福语扑面而来。“前程似锦”“勿忘我”“友谊长存”……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跳进眼帘:王大头、张胖墩、刘丫丫……那些尘封的脸庞在记忆深处模糊地晃动起来。纸页泛黄脆硬,散发着一股旧纸张特有的微酸气味。
他带着些许唏嘘,一页页翻过去,指尖划过那些纯真的笔迹,直到最后一页。
动作顿住了。
这最后一页的纸张,似乎比前面的更黄一些,摸上去也有种难以言喻的凉意。上面只有一个名字——
赵小斌。
字是用蓝色钢笔写的,墨迹深得有些怪异,力透纸背,甚至微微凹陷下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执拗和……僵硬。像是很用力很用力才刻上去的。
赵小斌?
李磊皱紧眉头,在记忆里仔细搜寻。小学同学?不对,中学?好像也没这号人。这名字普通得扔人堆里找不着,可偏偏一丝印象都没有。谁写的?恶作剧?自己当年忘了让人写,后来补的?
毫无头绪。他摇摇头,只觉得这名字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那墨色也黑得有些瘆人。或许是哪个不起眼的同学,自己忘了罢。他没太往心里去,把同学录扔回木箱,继续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