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难道有人把日记拿到坟前,还撕了一页?

林晓刚想把碎片收起来,就听见堂屋有动静。

她赶紧出去,看见妈妈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个火盆,正在烧纸钱。

火光照着妈妈的脸,显得特别憔悴。

“妈,这么晚了,怎么还在烧纸?” 林晓走过去问。

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把手里的东西扔进火盆:“没、没什么,就是想给你奶奶烧点纸,让她在底下别惦记我们。”

林晓盯着火盆,看见有个银色的东西,从纸灰里露出来。

她赶紧用棍子扒了扒,是半块银发簪。

这发簪的样式很旧,上面还刻着朵桂花。

奶奶生前,好像有过一支一模一样的发簪,后来说是丢了。

林晓拿起半块发簪,摸了摸断面,是被人硬生生掰断的。

断面还很新,不像放了很久的样子。

“妈,这发簪是哪来的?” 林晓问。

妈妈眼神躲闪:“我、我从你奶奶的旧箱子里找出来的,烧给她吧,她以前挺喜欢的。”

林晓没再追问,可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妈妈好像有很多事瞒着她。

4

林晓发现日记的铜锁被破坏后,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李婶干的!

之前李婶袖口沾着铜锈,还被问起日记时慌慌张张的。

可她去问李婶,李婶死活不承认,还跟邻居说林晓冤枉她。

林晓没辙,只能自己找线索。

她在杂货铺货架上找到缺失的锁片时,发现锁片旁边,放着一袋过期的饼干。

这饼干是赵桂兰 “病死” 前,最爱吃的牌子。

村里没人买这种饼干,妈妈也说过,好多年没进过货了。

这袋饼干怎么会出现在货架上?

林晓拿起饼干袋,看了看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的。

也就是说,三个月前,有人买了这饼干,还放在了杂货铺的货架上。

她赶紧问妈妈:“妈,这袋饼干是谁放这的?咱们最近进过这种饼干吗?”

妈妈看了看饼干袋,皱着眉:“没有啊,我没进过这个。会不会是李婶放这的?她有时候会把东西暂存在咱们这。”

林晓摇摇头:“李婶不爱吃这种饼干,我以前听她说过,觉得太甜了。”

她把饼干袋收起来,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是赵桂兰?她根本就没死,还回村里了?

林晓拿过妈妈的手机,翻通话记录时,发现妈妈跟 “远房姨婆” 的通话,每次都特别短,最多也就一分钟。

而且通话时间,都是在晚上十点以后。

她还发现,妈妈每次通话后,都会把通话记录删掉。

要不是林晓会恢复手机数据,根本就看不见。

林晓试着给那个号码打了个电话,没人接,过了一会儿,收到一条短信:“别打电话,有急事发短信。”

发信人就是 “远房姨婆”。

林晓没敢发短信,怕暴露自己。

她用妈妈的手机,查了一下这个号码的通话记录,发现这个号码,还跟负责奶奶案子的警察,通过几次电话!

林晓赶紧用法医知识还原日记的残缺页。

她找了个喷壶,往残缺的页面上喷了点水,又用台灯照着。

慢慢的,上面的字迹显出来一点。

除了 “桂兰姐恨我占了守宅位”,还能看见 “她想抢剪刀”“守宅位能保子孙” 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