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东西?” 赵雅吓得脸色发白:“喂什么?”
“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些消失的同学,可能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被‘那个东西’带走了。”
“我一直在找规则的源头,只要找到源头,或许就能打破这些规则,让消失的同学回来。”
我们决定和陈阳一起研究规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五个人每天都在校园里寻找线索,观察规则适用的各种情况,记录下每一个可能的漏洞。
我们发现,规则手册上的 20 条规则,都和十年前那场火灾有关。
比如废弃的音乐教室,就是当年火灾的起火点,所以才会有关于钢琴声的规则;图书馆里穿红色连衣裙的女生,据说就是当年烧死的七个学生之一,她生前最喜欢穿红色连衣裙;教学楼后的槐树,是当年为了纪念死去的师生种下的。
我们还发现,每条规则都对应着一个死去的人,违反规则,就会被对应的 “怨气” 带走。
而规则的漏洞,就是当年火灾中那些被忽略的 “真相”。
比如食堂的规则,最左边的窗口,当年是那个死去的老师负责打饭的窗口,他生前最喜欢给学生打红烧肉,所以规则里才会有 “不得食用红烧肉” 的规定。
但如果是老师的家人来学校,就可以食用红烧肉,因为 “怨气” 不会伤害自己的家人。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接近真相。
但危险也随之而来,有好几次,我们因为触碰到了 “真相”,差点被 “怨气” 带走。
有一次,我们在音乐教室里寻找线索,突然听到钢琴声响起,陈阳不小心抬头看了一眼,瞬间就倒在地上,脸色发紫,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脖子。
我们赶紧按照规则,低下头,假装继续寻找线索,过了几分钟,陈阳才慢慢缓过来。
陈阳说:“‘那个东西’在阻止我们寻找真相,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规则的核心,打破它。”
4 核心规则与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