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奶茶与未读消息
陈星翰在七点十五分的闹钟里睁眼时,窗帘缝漏进的阳光正落在枕沿第三根绣线上——和昨日的位置分毫不差。他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床头柜,触到那杯未拆封的奶茶,塑料包装上还留着他昨日指纹的温度,连吸管孔边缘那道被指甲压出的浅痕,都与记忆里的纹路完全重叠。
心脏骤然沉下去,像被浸了水的棉絮拽着往下坠。
他抓过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周一”两个字刺得眼睛发疼。可昨日分明也是周一。课表是印在脑海里的循环:上午八点半的高数课, Professor 李总会迟到七分钟,抱着那本封面卷边的教材;下午两点的文学史,窗外的梧桐树影会准时落在第三排课桌的右上角;食堂三号窗的豆浆,总比其他窗口甜半分,是因为打豆浆的阿姨习惯多放半勺糖;图书馆三楼靠窗的座位,桌角还留着他昨日用铅笔写的“加油”,笔迹浅淡却清晰,连笔锋转折处的犹豫都和昨天一样。
陈星翰猛地坐起身,校服外套还搭在椅背上,袖口沾着的墨水渍——是昨天写作业时不小心蹭到的——位置丝毫不差。他冲出宿舍,脚步踩在晨光里的影子,都和昨日重叠在一起。
他逃课去了市区,在商场三楼的服装店买了件烟灰色卫衣,标签没拆,还带着新布料的褶皱;在街角的奶茶店点了杯杨枝甘露,特意让店员少放糖,吸管斜插在杯口,水珠顺着杯壁往下滴,在杯垫上晕出的水渍形状,竟和他昨天喝珍珠奶茶时留下的痕迹一模一样。他故意绕远路回校,沿着护城河走了四十分钟,看岸边的柳树飘着絮,看钓鱼的老人收了三次线,以为只要改变分毫,时间就能往前挪哪怕一秒。
可次日清晨,闹钟依旧在七点十五分准时响起。烟灰色卫衣还挂在衣柜里,标签上的塑料绳都没解开;杨枝甘露放在桌角,吸管没动过,杯壁的水珠早已蒸发,只留下一圈浅淡的印子;连昨日在护城河岸边捡的那片柳叶,都还夹在手机壳里,叶脉上的纹路清晰得像刚摘下来时一样。
焦虑像涨潮的海水,从脚踝漫到胸口,连呼吸都带着咸涩的压迫感。他坐在书桌前,盯着手机屏幕直到深夜,指尖反复划过日历界面,试图找到哪怕一丝“时间在动”的证据。就在他快要睡着时,屏幕突然弹出一条陌生消息,没有备注,只有一行白色的字:“别找出口,先看云。”
陈星翰的心脏猛地一跳,指尖还没触到屏幕,消息就像被风吹走似的秒撤回了,聊天记录里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仿佛只是他的幻觉。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晚风带着初夏的凉意吹进来。夜空是深紫色的,月亮挂在梧桐树的枝桠间,那棵他住了两年都没认真看过的树,枝桠伸展着,竟像一只张开的手,轻轻托着半片月亮。云在月光下慢慢移动,形状松散,没有固定的轮廓,却比任何精心勾勒的图案都要好看。
陈星翰靠在窗沿上,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一直追逐着“向前走”,却连身边的云都没好好看过。
2 情书与旧照片
陈星翰开始疯狂地寻找“出口”。
他提前三个小时起床,坐在书桌前写高数作业,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他写得格外认真,每一道题的步骤都工工整整,连标点符号都不敢写错,写完后把作业本平放在桌上,连笔的朝向都与昨日一致——笔尖朝左,笔尾对着台灯的方向。他盯着作业本看了很久,仿佛只要盯得够久,明天翻开时就不会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