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星翰看着那些云,忽然觉得很有意思。从前他总觉得,云要变成好看的形状才好,要像兔子、像鲸鱼、像城堡,才算是“有意义”。可此刻看着那些散着的云,他忽然想:人生和云一样,为什么非要固定成某一种样子呢?散着也挺好,自在,不用被定义。

中午去食堂,陈星翰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向三号窗。他看着排队买炸鸡腿的队伍,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从前他总怕吃炸鸡腿会长胖,怕油汁溅在衣服上不好洗,怕别人说他“不自律”,所以每次都只买蔬菜沙拉和豆浆,哪怕心里很想吃炸鸡腿。

“要一个炸鸡腿。”他对打饭的张阿姨说。

张阿姨笑着接过餐盘,从油锅里捞出一个金黄的鸡腿,放在餐盘里。鸡腿刚炸好,还冒着热气,油汁顺着鸡腿的纹路往下滴,落在餐盘里,发出轻微的声响。陈星翰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指尖不小心碰到了鸡腿,烫得他缩了一下,却也闻到了浓郁的香味。

他拿起鸡腿,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在嘴里裂开,油汁瞬间充满了口腔,带着点咸,又有点辣,还有鸡肉本身的鲜嫩。油汁溅到了他的手指上,他没有像从前那样立刻掏纸巾擦,反而下意识地舔了舔手指。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原来不追求“干净”,不纠结“后果”,味觉会这么清晰,快乐也会这么直接。

他慢慢啃着鸡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餐盘上,把鸡腿照得金黄。他想起高中时,妈妈给他做炸鸡腿,他总说“太油了,会胖”,妈妈只好把鸡腿炖成汤,汤里没有一点油星,可他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如今才懂,有些快乐,是要放下顾虑才能尝到的,就像这只炸鸡腿,不用在意热量,不用在意是否弄脏手指,只要享受当下的味道就好。

下午去图书馆,陈星翰没有拿专业书。他在角落的书架上漫无目的地翻着,忽然看到一本漫画书,封面是个背着背包的少年,站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望着远方的云。书名是《风的方向》,字迹是手写的,带着点随意。

他抽出漫画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第一页,一行黑色的字映入眼帘:“有时候,停下来不是偷懒,是为了看看风的方向,是为了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陈星翰靠在椅背上,看着这句话,又抬头看了看窗外的云。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青草的味道,拂过他的脸颊,很舒服。

这是他被困在周一里,第一次觉得,时间好像变慢了,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不断重复的循环,而是有了温度,有了味道,有了风的感觉。

4 刀痕与漫画语

陈星翰开始留意循环里的小细节。

每天中午去买炸鸡腿,张阿姨总会多给一个。起初他以为是阿姨不小心多拿了,直到某天,他接过鸡腿时,发现阿姨多给的那只鸡腿上,总留着一道浅刀痕——是阿姨切鸡腿时的习惯,从鸡腿骨的位置下刀,刀痕的长度大约两厘米,倾斜的角度是四十五度,每天都一模一样。

他握着那只带刀痕的鸡腿,忽然明白了什么。原来在这个不断重复的周一里,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冰冷的循环。张阿姨的刀痕,是她日复一日的习惯,是她对每个学生的善意;三号窗豆浆的甜度,是阿姨多放的半勺糖,是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甚至窗外的云,虽然每天都在变化,却总能在某个时刻,让他想起前一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