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暖心的朝阳

第一节:巷口的修鞋摊

老周的修鞋摊在巷口摆了二十三年,铁皮工具箱上的红漆掉了大半,却总被他擦得锃亮。工具箱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刚摆摊时和妻子的合影——那时他还没白头发,妻子抱着刚满月的儿子,笑得眉眼弯弯。

今早来修鞋的是个穿校服的小姑娘,白色帆布鞋的鞋跟开了线,她攥着书包带小声说:“爷爷,能快点吗?下午要体育考试。”老周点点头,拿出针线,手指虽布满老茧,穿针引线却稳得很。他边缝边问:“考试要跑八百米吧?我孙子去年考,跑了全班第三。”小姑娘眼睛亮了,话也多了起来,从体育考试聊到班主任的口头禅,巷口的风裹着两人的絮语,慢慢飘向巷尾。

鞋修好了,小姑娘递来五块钱,老周摆摆手:“下次再说,先去考试,争取拿第一!”看着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背影,他摸出照片擦了擦,阳光落在照片上,妻子的笑容好像又清晰了些。

第二节:深夜的便利店

凌晨两点,便利店的暖光在冷夜里格外显眼。店员小林正整理货架,玻璃门“叮”地响了,进来个穿西装的男人,领带歪在脖子上,眼底是掩不住的疲惫。他径直走到冰柜前,拿了罐冰镇可乐,拉开拉环时“嗤”的一声,气泡溅在手上也没察觉。

“先生,需要加热便当吗?还有最后一份豚骨拉面。”小林问。男人愣了愣,摇摇头,却又在柜台前站了许久,最后说:“算了,加热吧。”等待便当加热的间隙,他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别太累,汤在保温箱里。”男人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回复了个“好”,眼眶有点红。

便当好了,小林多递了双筷子:“慢用,不够可以加饭。”男人接过,走到靠窗的座位坐下。窗外的车流光怪陆离,他一口一口吃着热乎的拉面,肩膀慢慢放松下来——原来再难的日子,一口热饭就能撑起片刻的温柔。

第三节:公园的长椅

张奶奶每天下午都会来公园的长椅上坐着,怀里揣着个布包,里面是给流浪猫准备的猫粮。长椅旁的梧桐树下,总卧着一只三花猫,是张奶奶三年前捡的,那时猫腿受了伤,她每天来喂药,后来猫好了,却再也没离开过。

今天来的时候,长椅上坐了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正拿着蜡笔在纸上画什么。张奶奶没打扰,坐在旁边的石墩上,刚掏出猫粮,三花猫就颠颠地跑过来。小男孩抬头看了看,眼睛亮晶晶的:“奶奶,这是你的猫吗?它好可爱。”

“是呀,它叫花花。”张奶奶笑着说。小男孩放下蜡笔,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花花的头,花花居然没躲开,还蹭了蹭他的手心。后来小男孩的妈妈来了,要带他走,他把刚画好的画递给张奶奶——纸上是长椅、梧桐树,还有一只歪歪扭扭的三花猫,旁边写着“奶奶和花花”。

张奶奶把画放进布包,和猫粮放在一起。风一吹,梧桐叶落在画上,好像给这小小的温暖,又添了层温柔的滤镜。

第四节:旧书店的角落

旧书店藏在老城区的胡同里,老板是个叫阿哲的年轻人,店里的书都是他一本本收来的。书架最角落,放着一排“特殊”的书——每本书里都夹着前主人的小纸条,有失恋时写的碎碎念,有备考时画的重点,还有给未来自己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