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过多久,村里的姑娘们也注意到了苏曼丽的心思。村支书的女儿李秀莲,跟周明远一起割过几次麦子,对他颇有好感,看到苏曼丽总围着周明远转,心里就不太痛快。有一次,苏曼丽把自己织的毛衣送给周明远,刚好被李秀莲看到,李秀莲当场就翻了脸:“苏曼丽,你一个城里姑娘,怎么这么不知羞?男未婚女未嫁的,就送这么贴身的东西,像话吗?”

苏曼丽也不是好惹的,立刻反驳:“我跟周大哥是朋友,送件毛衣怎么了?倒是你,天天往周大哥身边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干什么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

林晚秋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知青点门口,看得津津有味。王建军凑过来,递给她一根黄瓜:“你看这事儿,闹的。李秀莲也是,人家知青之间的事儿,她瞎掺和什么。” 林晚秋咬了一口黄瓜,脆生生的:“谁说不是呢,不过这热闹,看着还挺有意思。”

周明远回来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人吵架,连忙上前劝架:“秀莲,曼丽,你们别吵了,都是误会。曼丽送我毛衣,是因为看到我衣服破了,出于好意;我跟秀莲,就是普通朋友,一起干活而已。” 他话说得诚恳,李秀莲和苏曼丽这才不情不愿地停了嘴,却还是互相瞪了对方一眼。

这件事之后,苏曼丽收敛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围着周明远转,却偶尔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窗外叹气。林晚秋躺在床上,听着苏曼丽的叹息声,心里琢磨着 —— 这感情的事儿,还真是复杂。

除了苏曼丽和周明远的 “小插曲”,知青点里还有一件事让林晚秋很感兴趣,那就是赵卫东。赵卫东性子沉默,平时很少说话,却总是在没人的时候,拿着一本书在院子里看。林晚秋好奇,有一次趁他不注意,瞥了一眼书的封面,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都翻得有些卷边了。

有一次,知青点的水缸空了,李建国又刚好请假回家,赵卫东就一个人去挑水。他身材单薄,挑着两个水桶,走得晃晃悠悠的,额头上满是汗水。林晚秋刚好看到,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赵卫东,我帮你扶着点吧,看你走得挺费劲的。”

赵卫东愣了一下,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却清秀的脸,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不用了,我自己能行。” 林晚秋却已经伸手扶住了水桶:“别客气,都是一个知青点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一路上,两人都没说话。走到知青点门口,赵卫东才轻声说了句:“谢谢你。” 林晚秋笑了笑:“没事,举手之劳。对了,你平时看的那本书,能借我看看吗?我在家的时候也喜欢看书,就是没带多少过来。”

赵卫东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晚上我拿给你。”

从那以后,林晚秋和赵卫东就偶尔会一起看书、聊天。林晚秋才知道,赵卫东的父亲以前是老师,家里有很多书,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是后来家里成分不好,才没能继续上学。“我想考大学,” 赵卫东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听说高考可能要恢复了,我想试试。”

林晚秋心里一动 —— 她其实也想考大学,只是以前在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没敢想太多。“那你好好复习,肯定能考上的。” 她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