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知我在朝堂上不仅全身而退,还备受嘉奖,脸上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她终于明白,在这座将军府,在这京城,只要我手握兵权,皇帝还需要我,就没人能动得了我。
她,是真的成了我的笼中鸟。
4.
我知道,扳倒宰相,不能只靠军功。
必须找到他的死穴。
而沈玉书,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前世,我死后,无意中听放火烧我的小厮说起,沈玉书的状元文章,其实是剽窃了一位隐居老翰林的。
这件事,是宰相李思源一手操作的。
我需要一个契机,让这件事浮出水面。
这天,我在书房“处理军务”,故意将一叠卷宗放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赵鸾儿端着参汤进来。
这是我逼她做的,每日都必须亲自为我准备汤羹。
她放下汤碗,正要离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那叠卷宗。
最上面一份的封皮上,赫然写着“科举舞弊案”几个大字。
而卷宗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沈玉书”和“柳翰林”的名字。
她的脚步,顿住了。
我假装没有发现,自顾自地翻看着手里的兵书。
她犹豫了片刻,终于忍不住开口。
“你在查什么?”
我头也不抬。
“与你无关。”
我的冷漠,反而让她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她脸色煞白地退了出去。
我知道,鱼儿上钩了。
当天下午,我就收到赵虎的密报。
公主重金买通了府中一个负责采买的小厮,让他出府,为沈玉书传递消息。
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我的人,早已监视着那个小厮的一举一动。
消息,顺利地传到了沈玉书耳中。
正在翰林院春风得意的沈状元,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
他立刻狗急跳墙。
当晚,就派出了心腹,前往京郊的杏花村,企图刺杀那位隐居的柳翰林,永绝后患。
但他不知道,我早已提前一步,将柳翰林及其家人,秘密转移到了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沈玉书的杀手扑了个空。
还被我预先埋伏在那里的赵虎,带人逮了个正着。
人证,连同他们身上搜出的、证明沈玉书身份的信物,都落到了我手里。
赵虎问我:“将军,现在就去报官吗?”
我摇了摇头。
“不,还不到时候。”
现在就把沈玉书抛出去,最多只能让他身败名裂,牵扯不到宰相。
我要的,是连根拔起。
我压下此事,反而利用军中势力,在京中放出风声。
说新科状元沈玉书,才华卓绝,不仅文章写得好,还献上了一份精妙绝伦的“治水奇策”,深得圣心,不日即将高升。
消息传开,宰相一派大喜过望,得意忘形。
沈玉书也以为危机解除,是我在故弄玄虚,胆子又大了起来,在朝中愈发活跃。
赵鸾儿听到风声,更是以为自己传递消息,帮了情郎大忙。
她再次见到我时,脸上甚至露出了几分鄙夷和胜利的微笑。
仿佛在说,凌渊,你终究还是斗不过我们。
我看着她那愚蠢而不自知的笑容,心中冷笑。
笑吧。
尽情地笑吧。
你现在有多得意,将来,就会有多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