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几周,我过得小心翼翼,尽量缩短在公共区域停留的时间,使用完厨房立即彻底清洁,洗澡速度创下个人记录,甚至走路都尽量不发出声音。
然而渐渐地,我发现她们并没有把我当作“异类”。我们会一起在客厅看电影,周末偶尔一起聚餐,交流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我开始学习辨别化妆品摆放的位置,记住每个人的食物偏好,甚至能够区分出口红颜色的细微差别——这是多少次被迫发表意见的结果。
生活并非总是和谐。六个性格迥异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摩擦在所难免。
苏晴和沈薇薇经常因为卫生间使用时间冲突;赵楠对公共卫生的标准极高,经常会检查大家打扫的情况;李晓芸有时会忘记参加集体活动;陈小雨则因为太过体贴,有时反而给人压力;林薇偶尔会过度调解,让小事变大。
而我,作为唯一的男性,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一次我不小心走进了正在换衣服的沈薇薇房间(门没锁),差点被她的追打;还有一次我误用了苏晴昂贵的护肤品,被迫赔款并接受了长达一小时的美容品知识普及;最惨的是有一次赵楠的医学实验样品被我当作垃圾扔掉,我不得不帮她重新收集——过程不堪回首。
但每一次冲突后,我们都会召开“室友会议”,坐下来坦诚交流,制定新规则来避免同样的问题。慢慢地,我们之间形成了独特的默契和包容。
一个雨夜,沈薇薇直播结束后发现我还在客厅工作,便泡了两杯热茶,罕见地聊起了她的家乡和梦想;另一个周末,李晓芸邀请我参观她的“收藏馆”,讲述了每件物品背后的故事;甚至赵楠也开始偶尔找我讨论医学影像技术中的算法问题。
我发现自己不仅在生活上发生了变化,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她们的影响。苏晴教我如何高效管理时间;陈小雨让我学会关注细节;李晓芸启发我跳出思维定式;赵楠训练我的逻辑性;沈薇薇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林薇则始终提醒我保持开放的心态。
就这样,我在这个特殊的合租公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这个女性主导的小社区中的一员。而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段经历将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3 暗流涌动的日常
合租三个月后,我已经基本适应了与六位女室友共同生活的节奏。表面上,我们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共享生活系统,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逐渐涌动。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沈薇薇的直播工作。由于观众要求越来越大胆,她的直播内容逐渐游走在尺度边缘,有时深夜的噪音会穿透墙壁,影响其他人休息。
一天凌晨,我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惊醒。悄悄开门一看,发现苏晴和沈薇薇在走廊上对峙。
“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请你注意一下音量!明天大家都要上班,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白天可以睡觉。”苏晴压低声音但语气严厉。
沈薇薇不服气地反驳:“我在自己房间里工作有什么错?这房子的隔音本来就不太好,难道要我完全静音直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