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他捏着那张储存着百万资金的银行卡时,手心湿冷一片。那薄薄的卡片,此刻却重得像要压断他的腕骨。一半是深入骨髓的、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另一半,则是被那个巨大幻梦撑爆的、虚脱般的兴奋。

他没有允许自己有任何犹豫。资金到账的瞬间,他就像一个输红了眼、押上全部的赌徒,将所有的筹码——自己的、父母的、龙哥的——一股脑地推向了“星科光跃”的赌桌。奇迹般地,或许是巨大的获利盘短暂涌出,第九个交易日,那坚不可摧的涨停板竟然真的打开了一丝缝隙!

他的手指因极度激动和紧张而失控般颤抖,重重地砸下“全仓买入”的确认键。 成交! 屏幕弹出成交确认窗口的刹那,他整个人像被瞬间抽空了所有力气,猛地瘫软在椅子上,后背早已被冷汗彻底浸透,冰凉地贴在椅背上。紧接着,不到一分钟,天量的买盘再次涌现,将股价死死地封回涨停板。

他死死地盯着账户界面。浮动盈利的数字像一个巨大的金色旋涡,灼烧着他的视网膜,吞噬了他所有的理智和不安。一种近乎晕眩的、战栗的巨大幸福感,如同海啸般将他彻底淹没。 他成功了!他挤上了那艘火箭!窗外是城市寻常的夕阳,庸常地缓缓落下,但落在他眼里,却已是熔金般的、触手可及的未来。

第三章:祭坛上的狂欢

宏源证券的交易大厅,成了李伟新的朝圣之地。 这里永远人声鼎沸,烟雾缭绕,汗味、烟味、盒饭味和各种情绪混合成一种特殊的“牛市气息”。巨大的电子屏幕占据整面墙壁,红绿交错的光芒闪烁不定,数字跳动的声音、成交的提示音、人们兴奋的惊呼、懊恼的叹息、以及激烈的争论,交织成一曲永不停歇、嘈杂而亢奋的狂欢背景乐。

他需要待在这里。需要这里的喧嚣和热浪来滋养内心那朵疯狂燃烧的火焰,需要从别人眼中看到同样的贪婪和渴望,来反复确认自己选择的正确性,来抵御内心深处偶尔泛起的、被他强行压下的细微不安。

他很快结识了几个“同道中人”,无形中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牛市信念互助小组”。

老赵,退休的老会计,总是雷打不动地占据着大厅角落的一个位置。鼻梁上架着深度眼镜,手里永远捧着一个磨破了皮的黑壳笔记本,上面画满了错综复杂、如同天书般的的技术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数字。“看这里,”他常常用圆珠笔尖笃笃地敲着屏幕,语气严肃得像是在宣布经过严密计算的科学结论,“典型的量价齐升,教科书式的主升浪!MACD金叉向上,KDJ指标强势区域钝化!主力资金深度介入,拉升期才刚刚开始!我的养老金全在里面,就这一把,要给孙子赚出最好学区房的首付来!”他的狂热,包裹在一种经过精密计算和大量图表分析的固执里,给人一种异样的可信度。

红姐,大厅里的“消息中心”,嗓门洪亮,性格泼辣张扬。她永远有各种来路神秘、真假难辨的“内幕消息”和“独家猛料”。“我姨夫的同事的侄子在证监会,”她总能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吊足周围人的胃口,随即又猛地拔高嗓门,仿佛真理在握,“千真万确!这次重组背景深得很!听我的,闭着眼买,没问题!我把家里的厂子都抵押了,就干这一票大的!”她的行动力带着一种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草莽气息,既感染着也无形中胁迫着周围的人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