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红矮星下的异常信号

公元2742年,“守望者三号”空间站悬停在半人马座比邻星B的轨道上。舷窗外,那颗橙红色的红矮星正缓慢燃烧,将稀薄的星尘染成暖调,却照不进空间站主控室里的凝重——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正以一种违背天体物理规律的频率,反复切割着宇宙背景辐射的杂音。

“第17次校准,信号源方位不变,坐标(α-7.32,β-11.89),深度穿透型,不是脉冲星,不是褐矮星,更不是人类已知的任何自然天体辐射。”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林野手指悬在键盘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队长,这信号……像是被‘编码’过的。”

主控室的旋转座椅缓缓转过来,队长陈砚的脸隐在半明半暗中。她鬓角有几缕银丝,是常年在深空执行任务留下的痕迹,眼神却像比邻星B的地表岩层一样坚硬:“再放一遍原始频谱,排除所有设备干扰可能。”

林野按下播放键,低沉的嗡鸣声在主控室里回荡,那声音不像宇宙的呢喃,反倒像某种巨型机械运转时的低频震颤,每隔3.14秒就会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值,如同心跳般规律。突然,频谱图上的绿色波纹猛地收缩,竟在屏幕中央拼出了一个近似“π”的符号轮廓。

“这不可能!”负责生命科学的张芮倒吸一口凉气,“自然形成的信号怎么会有数学规律?除非……”

“除非是智慧文明发出的。”陈砚接过话头,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坐标,“信号源来自比邻星B的同步轨道,那里不该有任何人类造物。准备‘萤火’探测器,我要去现场看看。”

“队长,太冒险了!”林野急忙劝阻,“比邻星B的引力异常,同步轨道的时空曲率比计算值高17%,探测器可能会被撕碎。而且根据《深空探索公约》,未知文明信号应先上报联合航天局,等待指令……”

“等指令下来,信号源可能就消失了。”陈砚起身走向舱门,太空服的金属部件在灯光下反射出冷光,“我们是‘守望者’,不是‘等待者’。林野,你留在这里继续分析信号;张芮,准备医疗舱和应急物资;我带李默去,最多72小时回来。”

李默是空间站的机械师,沉默寡言,却能在零重力环境下用一把扳手修好任何故障。他早已扛起工具箱站在舱门边,只对林野点了点头,算是告别。

“萤火”探测器像一颗银色的子弹,冲破空间站的对接舱,向着那颗橙红色的恒星飞去。陈砚坐在驾驶座上,看着舷窗外逐渐放大的比邻星B——这颗被人类寄予移民希望的行星,地表覆盖着暗红色的氧化铁沙漠,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超过500℃,此刻却在同步轨道上,藏着一个可能改写人类文明史的秘密。

6小时后,探测器抵达信号源坐标。舷窗外空荡荡的,没有飞船,没有空间站,只有一片扭曲的星尘,像被无形的手揉成了漩涡。李默突然指着屏幕:“队长,看引力读数!这里的时空在‘折叠’,信号是从折叠层里透出来的!”

陈砚立刻启动探测器的深度扫描,屏幕上的图像突然扭曲,星尘漩涡的中心竟浮现出一艘飞船的轮廓——不是人类的流线型设计,而是如同水晶般的多面体结构,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每一道纹路都在闪烁着与信号频率一致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