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就在这时,二柱披着雨衣跑来了。他是听王婆婆说的,一进门就问:“嫂子,婶子咋样了?我把三轮车推出来了,咱们现在就送婶子去县城!”

阿秀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跟二柱一起,把大林妈裹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地抬上三轮车。二柱在前面推车,阿秀在后面扶着车斗,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县城赶。雨下得大,打在脸上生疼,泥地里的水没过脚踝,冷得刺骨,可两人谁都没停下。

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县城医院。医生说再晚来半小时,老人就危险了。阿秀守在病床前,直到大林妈脱离危险,才松了口气。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鞋子早就被泥水泡透了,脚冻得又红又肿。

二柱看着她的样子,心里酸酸的:“嫂子,你先去旁边歇歇,我去给你买双鞋。”

阿秀摇摇头:“不用,等娘好点了再说。二柱,今天真是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咋办。”

二柱挠挠头:“嫂子,你别跟我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后来大林从县城工地赶过来,看到病床上的母亲和憔悴的阿秀,又听二柱说了送医的经过,他握着二柱的手,哽咽着说:“兄弟,大恩不言谢,以后你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二柱笑着说:“大林哥,你别这么说,我跟嫂子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这件事之后,村里再也没人说阿秀和二柱的闲话了。大家都知道,阿秀是个重情义、有骨气的女人,二柱也是个老实本分的汉子,他们之间的帮忙,是纯粹的乡邻情分。

第三章:田埂上的希望

春天来了,李家坳的水田又泛出了新绿。阿秀开始忙着春耕,翻地、插秧,每天在田里忙到天黑。大林妈身体好了些,能坐在轮椅上晒太阳,阿秀就把轮椅推到田埂边,让老人看着她干活,偶尔还能跟老人说说话。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镇里的干部,说是要在村里推广新品种的水稻,产量高,抗病性强,还能卖个好价钱。但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尝试,怕种不好赔了本。

阿秀听说后,主动找到了镇干部,想试试种新品种。镇干部很高兴,给她送来了种子和种植技术手册,还答应派技术员来指导。

村里的人都劝她:“阿秀,你别冒险了,这新品种谁知道好不好?要是种砸了,你家一年的收成可就没了。”

阿秀却有自己的想法:“我看技术员说得挺有道理,而且咱们老种旧品种,产量一直上不去,也赚不了多少钱。大林在外头打工也不容易,我想试试,要是种好了,不仅咱家能多赚点,还能带动村里其他人一起种。”

她按照技术员的指导,精心照料着水稻。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观察水稻的长势,施肥、浇水、除虫,一点都不敢马虎。有一回,水稻得了稻瘟病,叶子都发黄了,阿秀急得睡不着觉,连夜给镇里的技术员打电话。技术员第二天一早就赶来,教她怎么喷洒农药,怎么调整施肥方案。阿秀跟着学,跟着做,每天在田里忙到深夜,终于控制住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