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像沙丁鱼罐头,闷热、拥挤,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廉价香水味和早餐包子的油腻味。我,苏晚,穿着唯一一套能见人的西装套裙,高跟鞋挤得脚生疼,手里紧紧攥着打印好的简历,像攥着一根救命的稻草。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弹出一条邮件通知。
【尊敬的苏晚女士:感谢您应聘“创思科技”项目经理职位。经我司“深瞳”AI招聘系统初步评估,您的简历与岗位匹配度仅为31.7%,核心短板:情商指数(EQ)低于基准线42%,战略思维成熟度不足……很遗憾……】
后面的话我没再看下去。
匹配度31.7%。情商低于基准线42%。
冰冷的数据,像一把淬了毒的刀,精准地捅进我心里,还把刀柄拧了一圈。
又是AI筛选。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第几次了?自从上次离职后,我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回音的,几乎都是这种由AI系统发出的、礼貌又残忍的拒绝信。
“深瞳系统”——业内号称最先进、最客观、能彻底杜绝人为偏见的人工智能招聘平台。无数大厂追捧,求职者又爱又恨的存在。
可我恨透了它。
它凭什么用几个冷冰冰的数字就判定我不行?它知道我为了一个项目能熬多少个通宵吗?它知道我为了协调各方关系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吗?它知道我被客户骂哭后躲进卫生间擦干眼泪继续赔笑脸的滋味吗?
它只知道我的简历上没有985光环,没有大厂实习经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领导力”“沟通力”证书。
地铁到站的刺耳刹车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我随着人流麻木地往外挤,手里的简历被捏得皱巴巴。
回到租住的狭小房间,合租的室友还没回来。我甩掉高跟鞋,把自己摔进那张吱呀作响的二手沙发里,疲惫像潮水一样淹没上来。
窗外是这座城市永不熄灭的霓虹,繁华又冷漠。
手机又震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
“苏晚女士您好,我是‘初心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的李主任,从朋友那得知您正在寻找机会。我们目前急需一名有经验的项目协调员,负责‘银发触网’助老项目,不知您是否感兴趣?待遇可能不如大公司,但很有意义。期待您的回复。”
初心社区?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小公益组织?助老项目?
我的心沉了一下。落差太大了。我从没考虑过这种方向。
但……“待遇可能不如大公司”……对方倒是很实在。
鬼使神差地,我没有立刻拒绝。也许是连续被拒绝太多次,哪怕是一根稻草也想抓住;也许是那句“很有意义”微妙地触动了我某根神经。
我回复:“谢谢您的邀请,我想了解更多项目详情。”
面试安排在一间老旧的社区活动室里。和李主任聊得很愉快,她是个面目慈和、眼神清澈的中年女性,言语间全是对公益的热忱和对老人的关爱。项目内容很琐碎,要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要组织防诈骗讲座,要协调志愿者……
和我过去做的光鲜亮丽的商业项目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