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顿时警觉起来。她听说过太多网络诈骗的故事。
“投资?我不太懂这个,还是算了吧。”
徐阳立刻回复:“当然,谨慎是应该的。我也只是顺便一提,因为这个机会确实难得,年化有8%左右,比银行存款高不少。不过投资毕竟有风险,您完全不必有压力。”
他这么一说,反倒让林静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谢谢您想到我,但我确实不太懂这些。”
“没关系的。其实这个项目我很看好,自己也投了一些。主要是支持本地青年艺术家,很有意义。不过投资这种事,确实要自己斟酌。”
话题就此打住。徐阳很快转向了别的话题,问起小宇书法学得怎么样。他的坦然让林静最后的一点疑虑也消失了,甚至为自己刚才的怀疑感到一丝愧疚。
又过了一周,赵磊突然提起想换辆车,说现在的车年头太长,维修费用越来越高。林静看了看家里的存款余额,感到压力巨大。
那天晚上和徐阳聊天时,她无意中提到了这件事。
“其实…”徐阳犹豫了一下,“那个投资项目还在招募期。如果您改变主意,我可以帮您预留一个名额。三个月短期,到期本息一起返还。至少能赚个换车零件的钱。”
这次林静心动了。三个月,时间不长;金额不大,即使有风险也能承受。更重要的是,她信任徐阳。
“需要多少起步资金?”
“五万。三个月后连本带利返五万三千左右。”
林静计算了一下家庭备用金的数额,刚好有五万块是暂时不动用的。
“我…考虑一下。”
“好的。无论您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这是合同范本,您可以看看。”徐阳发来一份看起来很专业的合同扫描件,条款清晰,乙方是一家看起来正规的文化公司。
第二天,林静又仔细看了那份电子合同,上网查了那家公司——确实存在,注册信息齐全。她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
晚上,她试探性地问赵磊:“如果我们有笔小钱,做个短期投资,三个月赚三千块,你觉得怎么样?”
赵磊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皱了皱眉:“什么投资?可靠吗?现在骗子那么多,你别瞎折腾。”
“就是一个正规文化项目,有合同的…”林静话没说完,赵磊就打断了她。
“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最不靠谱。你还是安分点吧,别贪小便宜吃大亏。”说完,他又低头看手机去了。
赵磊的否定反而激起了林静的逆反心理。他总是这样,否定她的每一个想法,从不认真听她说话。而徐阳却始终尊重她的决定,耐心为她解释。
那一刻,林静做出了决定。
她给徐阳发消息:“我决定投了。需要怎么操作?”
徐阳的回复很快过来:“好的。我会帮您处理好一切。相信这个决定不会让您失望。”
按照徐阳的指示,林静将五万元转到了一个个人账户——徐阳解释说这是项目财务的私人账户,因为走公司账户流程复杂,税费高,对小额投资者不划算。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林静没有怀疑。
转账完成后,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和期待,仿佛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是她多年来第一次独立做出的大胆决定,不是为了家庭,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