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石村没人知道驼子从哪来。 但全村人都记得——

那年冬夜,土匪杀到村口,马蹄声都快踩进门槛了,

却突然全疯了,撞墙、翻沟、自己摔断脖子。

村口那条路,至今还铺着铁钉。

不是防贼,是纪念。

可没人敢说,那晚射出第一支箭的人, 是驼子。

更没人敢提, 那个被官府砍头的“飞天蜈蚣”,

胳膊底下夹的, 正是两把他们家家户户炒钉子用的

—— 簸箕。

01

在中原腹地的群山之间,有一个名叫“青石村”的小村落。

村子依山傍水,田畴如画,民风淳朴,世代务农为生。

村中有一位员外,姓关名仁义,人如其名,性情宽厚,乐善好施,

是十里八乡人人敬重的“活菩萨”。

关仁义祖上三代经商,家底殷实,却从不仗势欺人。

每逢年节,他必开仓放粮,接济孤寡;寒冬腊月,他命人抬炭送柴,挨家挨户上门;

村中有人病了无钱医治,他请郎中、付药资;

孩子念不起书,他自费设私塾,请先生教识字。

就连外村来的乞丐,只要在关家门前驻足,也必得一碗热粥、一包干粮。

村里人说:“关家的门,是穷人的门;关家的米,是天上的雨。”

这一年隆冬,雪下得格外大。关仁义带着账房和两名家丁,前往邻县收账。

一路风雪交加,马蹄深陷泥泞,归途时已近黄昏。

行至一处叫“香炉山”的险地,山路陡峭,崖壁如刀,松柏挂霜,寒鸦哀鸣。

正当他低头赶路,忽听头顶一声闷响,似有重物坠落。

他抬头一看,心头猛地一紧——悬崖边上一棵老松斜伸而出,树杈上竟悬着一个人!那人浑身是血,衣衫破烂,头垂胸膛,生死不知!

02

关仁义当即跳下马,不顾严寒,攀上陡崖,用腰带系住自己,一点一点往下挪。

终于,他将那人从树杈上解下,抱在怀中,连滚带爬回到平地。

他命家丁撕衣为绷,用随身携带的烈酒清洗伤口,又连夜赶回村中,

命人抬来暖榻,烧起火盆,守候三日三夜。

第四日清晨,那人终于睁开了眼。

他面色苍白,嘴唇干裂,

声音微弱:“恩公……我……我是走单帮的商人,姓李,

从南边贩盐回来,半路被一伙强人劫了货,银子全没了,

还被推下山崖……若不是您,我早成野狗口中的肉了。”

关仁义叹道:“你莫言谢,活下来便是大幸。”

他问明详情,才知那伙劫匪,正是盘踞在香炉山上的土匪。

03

这伙匪徒,原非恶类。

以前他们从不侵扰周围的百姓,最近却兔子吃起了窝边草了,

接连抢劫了山下好几个村庄。 当地百姓都是谈匪色变,

商人遇到他们能活过来就算是命大了

可去年冬天开始,匪首换了人,规矩变了。

他们开始抢粮、抢牲口、绑票勒索,连村中寡妇的嫁妆都敢抢。

一时间,青石村及周边七村八寨,人心惶惶,夜里关门闭户,鸡犬不闻,孩童不敢哭闹。

关仁义听罢,眉头紧锁:

“这伙人,从前是‘义匪’,

如今成了‘贼寇’。

谁在背后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