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虚弱摇头:“我不知。但领头的,是个独眼龙,
人称‘老海’,凶狠残暴,杀人不眨眼。”
那人伤势极重,肋骨断了三根,脊椎受创,从此落下驼背之疾,走路弯腰,形同枯木。
关仁义不嫌他丑陋,也不疑他来历,干脆留他在家中做杂役,
每日喂马、劈柴、扫院,管吃管住,还给他取了个名字——“驼子”。
驼子虽残疾,却勤快,从不言语,干活从不偷懒。
04
日子如流水,转眼到了端午。
这一天,村口锣鼓喧天,来了个外地杂耍班子。
班子共十二人,有舞狮的、吞剑的、翻筋斗的,最惊人的,
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童,赤脚踩在一根十丈高的竹竿顶端,
脚下踩着一只青瓷花瓶,双手张开如鸟展翅,
竟能做出“金鸡独立”、“倒挂金钩”、“空中翻腾”等绝技,
引得满村老少惊呼连连,掌声如雷。
关仁义看得入神,赏了他们整整二十两银子,
还命人搬出自家窖藏的蜜饯果脯、新酿的黄酒,款待众人。
杂耍班子在关家门前表演了整整两个时辰,方才离去。
临走时,那独眼少年朝关家屋檐多看了几眼,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
05
当晚,月色清冷,关仁义正欲安歇,忽听门外窸窣声。
开门一看,竟是驼子,一身黑衣,神情肃穆,手中提着一盏油灯,
低声唤道:“主人,您睡了吗?”
关仁义心头一紧:“何事?”
驼子将灯搁在桌上,压低声音:“主人,您今日惹眼了。”
“惹眼?”关仁义一怔,
“何意?”
当地方言,“惹眼”,就是“露白显富”,
意思是:你家太有钱,太招摇,被人盯上了。
驼子点头:“那些杂耍的,不是艺人,是香炉山的土匪!”
关仁义猛然起身:“你怎知?”
驼子缓缓道:“我曾在山下做过小贩,见过他们几次。
那独眼少年,我认得。他每次出现,都是土匪探路。
今天他看的不是戏,是您家的宅院——
那个踩芯子的站在高处把你家尽收眼底,他做的那些动作都是暗号
三进院、后门通山、粮仓在东、马厩在西,连您后院那棵百年槐树在哪,都记下了。”
关仁义浑身发冷:“那……他们要来?”
06
“今夜必来。”驼子语气坚定,
“趁夜,摸黑,用绳索攀墙,先杀护院,
再抢金银,最后放火灭迹。”
关仁义慌了:“那……那怎么办?全村三百多口人,如何抵挡?”
驼子沉默片刻,忽然道:
“我有一计。”
“什么计?”
“炒钉子。”
“炒……钉子?”
“对。”驼子目光灼灼,
“去镇上买几十筐铁钉,全村家家户户,连夜在铁锅里炒热。
炒到通红,再用簸箕兜着,撒在村口唯一通往咱们村的那条土路上。
然后,接着炒,接着撒,一夜不停。”
关仁义皱眉:“钉子?撒在路上?能挡得住马队?”
“能。”驼子咬牙,
“马蹄是肉做的,不是铁的。
滚烫的铁钉铺在路上,马踏上去,钉子扎进蹄掌,
又烫又疼,必嘶鸣狂奔,互相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