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悟空把碗摁回桌面,碗底与木面磕出一声闷响,他盯着墙上一个灰黑斑,斑里有纤细的纹路,从中间分叉,像鱼骨,又像……镜背。

他抬眼,店娘恰好迎上,眼里掠过一丝亮,随即低了下去。

“我们只借个屋檐避雨,不夺人饭碗。”唐僧温声说。

店娘点头,指向后院:“茅棚避风,客官自行。”她侧身让路,袖口那一线白丝无声无息地滑过黑影,像在黑夜里低声说话。

悟空没动,只把碗推给八戒:“小心你的影。”

八戒摸了摸后脑勺,嘟囔:“我的影,跟着我。”嘴上这样,自心里却打了个寒战。

屋外风又换向,铃轻轻一颤,灯花忽明忽暗,墙上那道短影像被灯花一跳,忽然站到了唐僧的影旁边。

第三章 古井夺影

夜深,雨意从山缝里往外挤,井边青苔湿得发亮。四人回到井旁,水面黑得像一面擦得发亮的铜镜。悟空先俯下身观察,火眼金睛里映出一层细薄的光,仿佛镜面下有若有若无的网。

“师父影子先前走了,”八戒压低声,“会不会是有人在井下牵着?”

沙僧捧着禅杖:“小心近水。”

唐僧一步上前,合十念佛,目光温润地望向水面。就在此时,水像被谁用梭子牵了一下,分开了一条细道,一个影从里面走了出来——唐僧的影。影不抬头,不看人,脚步轻,一步踏在井檐,一步落在湿地。

悟空飞身欲擒,棒未动,井面忽地炸成万点碎纹,他刚一落下,那影竟不见了。下一刹,原来那影被一缕极细的白丝牵住,像风筝上了线,顺着夜色往山腹跑。

“我去!”八戒提耙就扑,被沙僧拉了一把。

悟空双脚一点井沿,拧身追去,棒花起处,井面又生一个影,接着两个、三个,像刀砍水面的泡,越砍越起。

“打不得!”悟空收了力,猛地后退半步。

唐僧道:“不可滥动嗔心。”

悟空点头:“不是嗔,是理。正面砸它,影便倍增。”他望向井壁,指尖轻点一块旧石:“这处纹理不对……像镜背。”

雨点细细落下,打在水面上,声息如无。风铃在夜里摇了又摇,薄薄的铃音像飘在水上的光。

“影去了山里。”沙僧望见地面上淡淡的一道丝痕,细得近乎看不见,却在雨中更醒目。

悟空提起棒,抹了把眼:“追。”

他们沿着那道丝痕进了山,山腹内壁像被磨过的镜,一缕白丝从无光处来,牵着影往无声处走。

第四章 影窟门开

山腹深处,有一个洞口,形状不大,冷气却重,像是从更深的黑中慢慢爬出。门楣上刻着难辨的浅纹,仔细看,像梭子推过布面留下的细纹。

悟空先伸手探去,洞口冷得像冰,但奇的是,只收影不收身。他把手抬起,地上的影先一步向门内滑了半寸,真实的手却停在门外。

“这洞收影。”悟空回头,“师父若进,难保……”

唐僧轻声道:“贫僧愿为灯。影所到之处,人心可照,不至迷路。”

八戒急了:“师父!”

唐僧一手按住他的臂,笑道:“八戒,放心。”

说罢,他不再多言,迈步向前。门口那层薄薄的黑像迎候一般,唐僧一跨,影先落其内,人随后。洞中响起两道脚步,一前一后,如同一个人又像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