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重阳连忙制止,取来新鲜的“龙胆草”(清热燥湿)、“黄芩”(清热泻火)、“栀子”(泻火除烦)和“板蓝根”(清热解毒),煎成“龙胆泻毒汤”,让渔妇每日服用。又用“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和“冰片”研末,以香油调成糊状,敷在疱疹上。

为缓解剧痛,他取银针刺入“夹脊穴”(病变部位对应的脊柱两侧)和“支沟穴”(疏利三焦,通络止痛),并让渔妇的儿子用艾条温灸疱疹周围的皮肤(距离一寸,避免烫伤)。

三天后,疱疹不再蔓延,疼痛减轻;七日后,疱疹结痂脱落,只留下一圈浅浅的色素沉着。渔妇的丈夫感激地说:“王神仙,您这一针一药,救了我婆娘的命啊!”王重阳却指着江水:“毒在皮肤,根在湿热——治外症易,治内湿难,往后少吃生冷,多晒太阳。”

故事二十四:“奶疮”的“蒲公英膏”——王重阳农家院里护母婴

金大定六年(1166年),陕西三原县有个新产妇,产后乳汁淤积,乳房红肿热痛,孩子吸不出奶,产妇高热不退(急性乳腺炎)。婆婆认为是“鬼奶”,要请巫婆“驱邪”,丈夫则偷偷抹泪:“若娘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王重阳恰巧借宿在此,见产妇面色通红,乳房硬如石块,立刻让丈夫取来新鲜的“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和“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捣碎后以白酒调和,敷在红肿处;又煎了一碗“蒲公英膏”(蒲公英浓煎,加入少量蜂蜜),让产妇少量多次服用。

同时,他指导丈夫用温热的毛巾(非热水)敷乳房,再轻轻按摩乳晕周围(从外向内),帮助疏通乳腺。最关键的是,他让产妇保持心情舒畅——“忧思伤脾,脾虚则乳瘀”。

两天后,产妇的高热退去,乳房肿块变软;五日后,乳汁通畅,孩子吃饱后安睡。婆婆红着眼眶说:“王道长,您不仅治了俺儿媳的病,更救了俺一家的命!”王重阳笑道:“母婴相连,心宽乳自通。”

故事二十五:“雪盲症”的“雪茶汤”——王重阳祁连山牧场护牧民

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西行至祁连山牧场,遇暴风雪后,多名牧民因长时间在雪地放牧,眼睛刺痛、流泪不止(雪盲症,紫外线反射伤眼)。牧民们以为“得罪了雪山神灵”,不敢再出门。

王重阳取来牧场特有的“雪茶”(一种耐寒地衣,民间知其“清目”)、“菊花”(清肝明目)和“桑叶”(疏散风热),煮了一锅“雪茶汤”,让牧民们趁热熏蒸双眼(闭眼,让蒸汽熏蒸眼周),再滴入用新鲜“乳汁”(牦牛奶,滋润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