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需要启动资金,需要打入本地的信息网络。他记得装置在给他准备衣服时,似乎还在怀里塞了点小东西。他伸手一掏,摸出几块碎银子,还有几枚铜钱。很好。他的目光锁定了不远处一棵大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围着一张破旧木桌喝茶闲聊,看起来像是村中消息集散地。
他调整了一下表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和而不失威严,迈步走了过去。
“诸位老丈,请了。”他学着古人的腔调,微微拱手。
老人们停下交谈,疑惑地打量着这个衣着古怪(在他们看来)、气质突兀的外乡人。
李维自顾自地在空位坐下,将一枚碎银子放在桌上(他看到几个老人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微笑道:“在下游学至此,对本地风物颇有兴趣,不知可否请教几个问题?比如,附近最大的城镇如何走?城中最大的商行或是…账房,又在何处?”
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头咂咂嘴,指了指西边:“喏,顺着官道走,二十里外就是县城。商行嘛,刘记、王记都不小。账房?哪个商行没自个儿的账房先生?”
“多谢。”李维心中已有计较。账房,经济的枢纽,就从这里开始革命。
次日,县城。刘记商行门外。
李维整理了一下他那身用最后一点碎银换来的、稍体面些的青色长衫,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他直接要求见管事的账房先生。
等了约莫一炷香,一个戴着瓜皮帽、留着山羊胡、眼睛眯缝着的老先生才慢悠悠地踱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纸页发黄的旧账册,手指上沾着墨渍。
“阁下有何贵干?”老先生语气平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李维微微一笑,从袖中(他特意让成衣铺改出了袖子)抽出一张纸,上面是他用炭笔精心绘制的复式记账法示意图和几个核心的统计模型公式,简洁、清晰、充满现代数学的美感。
“先生请看,”李维声音沉稳,带着传播福音般的自信,“在下有一套全新的记账与核算之法,可大幅提升效率,减少谬误,更能通过过往数据精准预测未来货物流转、资金盈亏之趋势。只需稍加学习,便可…”
那老账房初时还耐着性子瞥了两眼,但随着李维的讲解,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不耐越来越明显。当李维提到“标准差”、“回归分析”这些词汇时,老先生终于忍不住了。
他嗤笑一声,声音干涩得像喉咙里卡了鸡毛:“呵!我当是什么高论!花里胡哨,鬼画符一般!”
他用枯瘦的手指使劲点了点那本厚厚的旧账册,封皮上的油腻几乎能反光:“我刘记商行,从老太爷那辈起,就用这‘天地合’老账法!一笔一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错不了!你这些歪门邪道,圈圈叉叉,是想把我这账房搅乱,好从中摸鱼吧?”
他一把抓过李维那张纸,看也不看,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还嫌不够似的用脚碾了一下:“年轻人,走点正道!莫要再拿这些胡诌的东西来丢人现眼!伙计,送客!”
旁边一个膀大腰圆的伙计早就等着了,毫不客气地上前,做了个“请滚”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