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依旧川流不息的车河,一种极细微的、几乎被她忽略的空虚感,悄然蔓延。她成功了,站在了无数人仰望的顶端,可然后呢?下一个项目,更高的利润,永恒的博弈?她的人生像一台精密但单调运行的机器。
她打开加密的云相册,里面只有一张模糊的旧照片,是两个小女孩在院子里笨拙地模仿大人喝下午茶的样子。那是她早已断绝关系的妹妹。唯一一点属于“情感”的遗留物,也被她深锁。她迅速关掉,像是触碰了烫手山芋。感情是弱点,她反复告诫自己。
另一边,苏瑾还在公司和技术团队熬通宵。办公室里散落着能量饮料罐和零食包装袋。讨论间隙,她刷了下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晒出的结婚照和宝宝照片,眼神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羡慕。
“嘿,Jasmine,想什么呢?”李哲递给她一杯咖啡。
“没什么,”苏瑾迅速收回目光,笑了笑,“在想下一个功能模块的优先级。用户反馈说睡眠监测的精度还需要优化…”
李哲看着她,欲言又止。他知道苏瑾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公司,他欣赏甚至爱慕她的才华和拼劲,却也觉得她似乎缺少了点“生活”。
苏瑾内心确实渴望。她渴望一个能理解她事业追求、能在深夜给她一个拥抱、能分享成功与失败的伴侣。但她理性的大脑又立刻开始分析:匹配度、时间成本、情绪价值、未来发展…她甚至 secretly 做过一份详细的“理想伴侣评估模型”,加权计算各项指标。这种矛盾,让她成了“理性恋爱脑”——渴望爱,却用最理性的方式去追寻,反而迟迟无法踏出那一步。
(3)
一场关于未来科技趋势的高端论坛。林薇作为投资方代表,苏瑾作为创新企业代表,同台交锋。
林薇言辞犀利,直指核心:“商业的本质是盈利。再美好的技术愿景,无法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都是空中楼阁。资本不是慈善,我们需要看到清晰的回报路径。”她的气场强大,压得台下不少创业者喘不过气。
苏瑾却毫不怯场,迎着她的目光反驳:“林总,创新的价值有时无法用短期ROI衡量。技术突破带来的范式革命,将开辟全新的市场和需求。资本需要一点耐心和远见,陪伴真正的创新成长,而不是急于收割。”她的声音清亮,充满信念感。
台上针锋相对,火花四溅。台下,秦深和顾衍恰好坐在一起。秦深看着苏瑾,眼中流露出欣赏:“这位苏总,很有锐气,眼光也独到。”顾衍则饶有兴趣地看着林薇:“那位林总,像一把完美的冰雕武器,美丽,却冷得让人想看看她融化是什么样子。”
论坛结束后,在洗手间,林薇和苏瑾再次相遇。
“苏总的观点很精彩。”林薇主动开口,语气依旧平淡,但确是真诚的认可。
“林总的质疑也很到位,提醒我们不能只埋头技术。”苏瑾微笑回应,带着一丝遇到对手的兴奋。
短暂的沉默后,林薇忽然问:“值得吗?把所有时间精力投入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苏瑾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回答:“热爱本身,就是最大的确定。林总难道没有除了赢之外,真正热爱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