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苏晚没接,把银子推回去:“先给爹和娘做两件新衣裳,再给沈砚买些好的笔墨纸砚,我啥都不缺。”

王秀莲拉着苏晚的手,眼眶有点红:“晚丫头,你真是我们沈家的福星。想当初,我还担心你身子弱,帮不上家里,没想到你这么能干……”

“娘,咱们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啥。”苏晚笑着帮她擦了擦眼角,“以后铺子生意好了,咱们再雇两个人,你和爹就不用这么累了。”

那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铺子里,看着新刷的柜台,看着墙上挂的“晚食记”牌匾,心里都热乎乎的。沈砚给苏晚倒了杯温水,轻声说:“晚娘,谢谢你,让咱们家有了盼头。”

苏晚看着他眼里的温柔,心里软软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以后啊,我把‘晚食记’开得越来越大,你好好读书,咱们一起把日子过成顶好的样子。”

窗外的月亮挂在天上,铺子里的灯光昏黄却温暖,映着一家人的笑脸,像一幅最温馨的画。

第五章 沈砚备考忙,全家护周全

“晚食记”的生意稳定下来后,苏晚就把铺子里的事大多交给了王秀莲和沈老实,自己则把心思放在了沈砚身上——再过三个月,就是乡试的日子了。

乡试是科举路上的第一道坎,考上了就是举人,就能去京城参加会试,离做官就不远了。沈砚读书向来刻苦,可之前家里穷,常常饿肚子,精神头总差些。现在日子好了,苏晚就想着,得给沈砚好好补补,让他能安心备考。

每天天不亮,苏晚就起来给沈砚做早饭。早上要吃得饱,她就做鸡蛋灌饼,把鸡蛋打散了灌进饼里,煎得金黄,再配一碗小米粥,加两个糖心蛋。中午沈砚在房里读书,苏晚就端着食盘进去,清蒸鲈鱼(去了刺)、虾仁滑蛋、清炒时蔬,都是高蛋白、易消化的菜,怕他看书累,还会炖点冰糖雪梨,润润嗓子。

有天中午,苏晚端着炖好的鸡汤进去,见沈砚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桌上摊着写满字的宣纸。她放轻脚步,把鸡汤放在桌上,又拿了件薄外套盖在他身上。刚要转身,沈砚就醒了,揉了揉眼睛,笑着说:“你来了。”

“累了就多睡会儿,别硬撑。”苏晚坐在他旁边,帮他盛了碗鸡汤,“我给你加了点党参,补气血的,你尝尝。”

沈砚喝着鸡汤,看着苏晚眼底的青黑,心里有点发酸:“你每天起那么早,铺子里的事也没少操心,别累坏了自己。”

“我没事,你安心读书就好。”苏晚帮他整理了下桌上的宣纸,“对了,我给你做了点酱菜,放在考篮里,到时候考试的时候吃,能开胃。”

她从柜子里拿出个油纸包,里面装着三种酱菜:山楂汁发酵的酸甜萝卜条,脆生生的;花椒和野山椒泡的酸辣黄瓜,解腻;还有蜂蜜渍的甜姜,能提神。沈砚拿起一根甜姜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心里也暖烘烘的。

为了让沈砚能专心备考,苏晚还把他的书房收拾了一番。原来的书房就在炕边,人来人往的不安静,她就把后院的小柴房腾了出来,打扫干净,糊上新窗纸,摆上一张新做的书桌,还在窗边种了两盆薄荷,既能驱蚊,又能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