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凌晨两点,县城在黑暗里像一只闭眼的乌龟。风从北面吹过来,穿过桥洞,带着一股甜腻又发酸的气味。黑河伸进夜里,像一条从书上撕下来的墨线,静得让人以为它死了。
李砚把手电筒的光束按下去,白光在水面上切开一道细线。那条线晃了晃,照出一条翻肚的银白小鱼。光束移到岸边的泥里,气泡细碎地往上冒,像谁在下面煲着稀粥。
他从斜挎包里掏出一个廉价红外温度枪,往水里一指,“滴”的一声,屏幕亮起:28.3℃。这会儿才五月,黑河的水不该这么暖。
他没关灯,反而把手电侧放在堤岸石缝里,让光顺着坡面往下滚。另一只手按开了手机直播。
“晚上好。”他对着镜头笑了一下,笑里有困,“云岭县,黑河。你们闻不到,我替你们皱眉。”
弹幕像被惊醒:“黑河不是治理好了?”“这会儿谁还直播河?”
“我拍夜读会。”他把镜头调成广角,镜头里,河上游方向有淡淡的光带,像在咀嚼的影子。“读一读这条河。”
说完,他不再对镜头讲话,把手机放在胸前的挂绳上,沿堤岸慢慢往上游走。对岸一个砂石码头的输送带悄悄转着,金属齿轮碰撞的声音被夜色裹成薄薄一层。他停了停,把温度枪再指向水面,数字往上跳了一格:28.7℃。他轻声说:“不自然升温。”
风里传来一声汽笛,远处有车灯掠过。他把镜头拉近,对准了岸边的一处黑影,那儿看着像是一个口,水面上起着细小的漩涡。他在直播里标了个点,低下头,拨打了一个号码。
“您好,这里是环保举报热线12369。”电话那边女人的声音清醒而机械。
“云岭县黑河,北桥上游三百米,疑似有排口在夜间排水,水温异常。我正在直播,有视频和位置。”他说话的时候脚下轻轻移步,把镜头保持稳定,像极了他当程序员时调试摄像头的习惯动作。
那边迅速记录了信息,给了一个编号。他挂了电话,站在堤脚下,深呼吸了一下。气味直直顶进鼻腔,他眼角发酸。
“各位,今晚先这样。”他对镜头说,“我明天去查公开信息。好睡。”
直播结束的提示弹了出来。他拿起手电,往下又照了一会儿,才转身。对岸输送带的灯光忽然暗下去,黑河又完全黑了。
第一章
返乡第二十七天,太阳像一个懒汉,九点才从县城的屋顶上爬起来。他在母亲住的医院病房里换洗好衣服,给母亲留了一包牛奶和一盒稀饭钱,关门的时候多停了一秒,往里看了看。一张脸苍白,带着温柔的倦意,看着他笑:“去吧,注意安全。”
“中午我回来。”他说。
他背着包出了医院,沿着市府路走。路边新栽的法桐比他的胳膊还细,树坑里刚撒了白石子,看起来像做了一个草台戏的镜框。
他去县图书馆的公共电脑室坐下,掏出U盘,插进机器。屏幕上亮起蓝绿交错的块,他习惯性地把字体调小,把窗口拉满。
“云岭县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他点开最近三个月的公示列表,鼠标指针像钓鱼的浮标,一点一点往下跳。页面里有一份《云岭集团河北分厂年产××××吨骨料加工项目》的环评公示,公示日期是上周。他点开附件,又点开来源文件,右下角弹出一个小框:文件生成时间显示在三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