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冷笑。
来了,这老狐狸终于按捺不住了。
"王大人是在怀疑朕的考试有猫腻?"皇上眯起眼睛。
王安石连忙摆手:"臣不敢!只是觉得此事太过蹊跷,还请陛下明察。"
皇上看向我:"段无尘,你如何解释?"
我站起身来,朗声道:"回陛下,臣确实从前不爱读书,整日花天酒地。但前些日子臣忽然醒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发奋读书。"
"醒悟?"王安石冷笑,"几天时间就能从纨绔变成状元?当真是天下奇谈!"
"王大人此言差矣。"我不慌不忙地说,"臣虽然贪玩,但并非一窍不通。只是从前不愿用功罢了。"
"胡说八道!"王安石怒道,"你如果真有才学,为何要隐藏这么多年?"
这时,太子站了出来。
"王丞相,既然对段兄的才学有疑,不如当场考验一番。"太子温和地说道。
我心中一动。
太子这是要帮我?还是另有打算?
皇上也来了兴趣:"好主意。段无尘,朕现在就出题考你。"
"臣恭听圣训。"
皇上沉思片刻,说道:"近日河北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你有何良策?"
这道题目很刁钻。
河北大旱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朝中对此争议很大。
如果答得不好,很可能得罪某一方势力。
但我早有准备。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我侃侃而谈,"其一,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其二,组织工赈,让灾民以工代赈。其三,减免赋税,让百姓有喘息之机。"
"具体如何实施?"皇上追问。
"开仓放粮需要朝廷拿出真金白银,但救人如救火,不能犹豫。工赈可以修筑水利,一举两得。减免赋税虽然会减少国库收入,但可以涵养民力,长远来看是划算的。"
皇上频频点头:"说得好!那么,钱从哪来?"
这才是关键问题。
国库空虚,哪来的钱救灾?
我深吸一口气:"臣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筹集资金。其一,清查贪官污吏,追缴赃款。其二,对豪门大户加征一次性赈灾税。其三,出售部分国有资产。"
朝堂上一片哗然。
特别是第二条,直接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
王安石脸色铁青:"荒谬!对豪门加税,岂不是要逼他们造反?"
"王大人此言差矣。"我冷笑道,"国难当头,人人有责。豪门大户享受国家庇护,自然也要承担相应义务。再说,这只是一次性的赈灾税,又不是长期征收。"
"你!"王安石气得说不出话来。
皇上却大笑起来:"好!说得好!段无尘,你这个建议很有魄力。"
我心中窃喜。
皇上这是在给我撑腰啊。
看来,他对我的表现很满意。
这时,三皇子忽然开口了:"段兄才思敏捷,令人佩服。不过我有一事不明,还请段兄解惑。"
来了!
我知道这位三皇子不会轻易放过我。
"三殿下请说。"
三皇子微笑道:"段兄刚才提到清查贪官污吏,追缴赃款。敢问段兄,如何判断一个官员是否贪污?"
这个问题很阴险。
如果我说得太宽泛,会得罪很多人。如果说得太具体,又可能暴露什么。
但我早就想好了对策。
"回三殿下,臣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我不慌不忙地说,"其一,查账目。凡是账目不清、出入异常者,必有问题。其二,看生活。凡是收入与消费不符者,必有猫腻。其三,听民声。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贪官污吏瞒得了上面,瞒不了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