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联系古慧仪,交流发现和担忧。慧仪提醒他,杜明辉的笔记提过“有人希望维持现状”或“利用这种现象”。推他下地铁的,或许就是这些人。
林永棠决定冒险。他带着复制的一部分非核心证据,联系了一位认识的退休警官陈Sir。陈Sir曾处理过几起悬案,对超自然持开放态度。
听完林永棠的叙述并查看部分证据后,陈Sir神色严峻。他透露,警方内部某些未公开的悬案卷宗,确实记载了一些难以用常理解释的细节,发生地点与杜明辉的地图有重合。他还提到,有一个权限很高、很少人知的神秘部门,似乎专门处理这类“特殊事件”,但极其低调,几乎从不与外接触。陈Sir警告林永棠,如果真涉及这个部门,事情会非常复杂和危险。
林永棠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及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几天后,林永棠收到一封信。没有署名,只有一行打印的字:“好奇心害死猫。杜明辉是前车之鉴。停止,可保平安。”
林永棠没有停止。他反而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在回归庆典最终结束后,再去一次鲤鱼门军营旧址——那个他第一次遭遇灵异现象的地方,也是杜明辉合影的背景地。他预感那里有更多答案。
这一次,他做了更充分准备:更多摄像机、传感器,并恳请古慧仪同行借助她的专业知识。
七月初一个夜晚,他们再次潜入鲤鱼门军营旧址。这一次,他们直接前往上次发现符号的岗哨。
慧仪用特殊涂料涂抹墙壁,隐藏的符号逐渐显现,比之前看到的更复杂、更古老。她判断这像是一种符咒或封印,但部分已被破坏。
他们在岗哨深处一个隐蔽的缝隙里,找到了一个防水袋。里面是杜明辉的日志最后一页。
日志字迹潦草,充满绝望与紧迫感:“…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门’不能开…仪式需要‘锚点’…我必须阻止…若失败,记住1997年7月6日,维多利亚公园…”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
1997年7月6日,就是三天后。维多利亚公园将举行大型庆回归活动。
杜明辉想阻止什么?“他们”是谁?“门”和“锚点”又是什么?
林永棠和古慧感到了巨大的不安。杜明辉似乎并非单纯调查,而是在试图阻止某个可怕计划。他的失踪,很可能是因为干预而遭遇不测。
威胁不仅来自超自然力量,更来自试图隐藏或利用这力量的人。
3 迷雾重重
杜明辉日志中的信息让林永棠和古慧仪深感不安。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卷入了一个远超想象的阴谋,涉及超自然力量,且与香港回归这个历史时刻紧密交织。
“他们”是谁?目的何在?杜明辉提到的“门”和“锚点”具体指什么?1997年7月6日的维多利亚公园会发生什么?
时间紧迫。林永棠和古慧仪决定分头调查。
林永棠利用记者身份,查阅了大量过往新闻和档案。他发现维多利亚公园在历史上曾是一片坟场,后来才改建为公园。这意味着该地本身可能就具有某种“特殊”属性。他还发现,公园计划在7月6日晚举行一场盛大的烟花汇演和民众庆典,预计将有数万人参加。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