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1938年4月3日,夜,台儿庄。

这里已经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巨大的、由砖石、焦土和三万多具尸骸堆砌而成的坟场。

赵和山,国民革命军第31师的一名排长,正靠在一堵只剩下半截的断墙后,大口地喘着粗气。他左臂的伤口已经发黑,用一块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布胡乱缠着,每一次心跳,都带来一阵钻心的剧痛。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到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尸体腐烂的臭味和硝烟的刺鼻味,三者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属于地狱的气息。

他的排,三天前进城时还有三十七个活蹦乱跳的弟兄。现在,算上他自己,只剩下三个还能动的,而且个个带伤。

“排……排长,”一个叫“小猴子”的年轻士兵,哆哆嗦嗦地递过来半块沾着黑泥的干饼,“吃……吃了,才有力气……再杀鬼子……”

赵和山接过干饼,却根本咽不下去。他的目光越过残破的阵地,望向对面。就在不到五十米外,日军的阵地同样是一片死寂,但那死寂之下,隐藏着的是致命的危险。他能看到,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那被中国士兵们惊恐地称为“野鸡脖子”的杀戮机器,黑洞洞的枪口,正像毒蛇的眼睛一样,在黑暗中窥伺着。

巷战,已经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往往一堵墙的两边,就是两个国家的士兵。白天,日军会用飞机、大炮、坦克,将他们认为有中国守军的区域,一遍遍地犁地。晚上,他们就会在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发起一次次“猪突”冲锋。

而中国军人能依靠的,只有血肉之躯。

“大刀队!跟我上!”

赵和山永远忘不了昨天下午,团附(副团长)亲自带队,组织敢死队反击冲进城内的日军坦克。汉子们赤着膊,背上捆满手榴弹,嘴里叼着雪亮的砍刀,怒吼着从废墟中冲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距离坦克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就被日军的伴随步兵打成了筛子。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冲到坦克边上,拉响导火索,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声巨响和一团火焰。

用命去填。

这就是台儿庄的现实。

“师长都亲自上阵了……”小猴子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哭腔和一丝莫名的自豪,“听说,师部除了师长,连文书和伙夫都拿着枪顶上去了……”

赵和山沉默了。他知道,这是真的。师长池峰城已经立下遗嘱,誓与台儿庄共存亡。整座城,已经没有后方,每个人都是战斗员。他们就像被困在角斗场里的野兽,与比自己强壮数倍的敌人,进行着最后、最绝望的搏杀。

“排长,我们……还能撑到天亮吗?”另一个幸存的士兵,声音颤抖地问。

赵和山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子弹,只剩下最后五个弹夹。他腰间的手榴弹,也只剩下两颗。天亮之后,当日军再次发起总攻时,他们能做的,或许就只剩下端起刺刀,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冲锋。

胜利?他已经不敢去想了。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在死前,再多拉一个鬼子垫背。

绝望,已经不是一种情绪,而是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每一个幸存者的肺里,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死亡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