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章:时空坐标,锁定**

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上,一艘隶属于“龙魂”计划的、代号“应龙”的快速反应突击舰,悄无声息地脱离了光学迷彩状态,露出了它那如同黑色晶石雕刻而成的、充满了棱角和杀气的舰体。

舰桥内,气氛肃穆。

少校魏延,此次“节点干预”行动的地面指挥官,正站在巨大的全息星图前。星图上,台儿庄战场的实时三维沙盘,被以毫米级的精度,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每一个火力点,每一具尸体,甚至赵和山脸上那绝望的表情,都清晰可见。

“‘河图’AI评估报告。”魏延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感情。

“报告指挥官。”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响起,“根据战场数据模型推演,在无外部干预情况下,台儿庄守军第31师,将于6小时内彻底失去建制。日军濑谷、坂本两个支队,将于12小时内完全占领台儿庄,并对完成合围的中国军队主力,形成中央开花的有利态势。徐州会战,我方战败概率为92.4%。”

魏延听着这冰冷的数据,眼神却没有任何波动。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历史切片,早已习惯了这种旁观“神明”般的视角。

“‘武安君’战术打击单元,状态如何?”他问道。

“报告!‘武安君’一号、二号、三号车,已完成自检。空间置换引擎预热完毕,目标坐标已锁定台儿庄东南方向,ZZ-7号隐蔽区域。随时可以进行地面投放。”

“武安君”,一个令未来世界所有潜在敌人都闻风丧胆的名字。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套模块化的、由三辆战车组成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它的名字,取自战国时期那位以“坑杀四十万”而名震千古的秦国大将——白起。

这个名字,代表着绝对的、不计后果的、毁灭性的打击能力。

“命令,‘武安君’单元,执行投放。”魏延的目光,从全息沙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代表着日军的红色光点上扫过,“我们的任务,不是和他们玩什么战术周旋。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将这片区域内的所有敌对武装力量,从物理层面,彻底抹除。”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冷酷:

“我要让这片土地,寸草不生。”

随着他的命令,“应龙”号的舰体下方,三个巨大的、闪烁着蓝色电弧的环状装置开始高速旋转。空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起了剧烈的涟漪。三台巨大的、外形狰狞的战车,在空间的扭曲中,瞬间消失。

下一秒,在台儿庄东南方三十公里外的一片无人丘陵地带,空气凭空扭曲,三辆通体覆盖着暗灰色吸波涂层的八轮重型战车,如同幽灵般,凭空出现。

---

**第二章:“武安君”的咆哮**

“武安君”战术单元,由一辆指挥车和两辆发射车组成。

魏延本人,就在那辆代号“中军”的指挥车里。车内,没有传统的方向盘和仪表,只有环绕式的全息屏幕和几个简洁的控制台。他看着屏幕上由高空侦察卫星和无数个微型“蜻蜓”无人机传回的、整合后的战场信息,整个台儿庄,对他来说,单向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