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奶奶?”林墨轻声喊了一句,哭声停了。他走过去,看到被子里裹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后,里面装着一沓泛黄的书信,全是太爷爷寄来的——有前线的家书,有画着鸳鸯的草图,还有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信纸被血染红了一半。
信是太爷爷牺牲前写的:“阿秀(太奶奶的名字),我怕是回不去了,你别等我,找个好人家。那床红被子,你留着,就当我陪在你身边。”信的末尾,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良”字,和被子上的绣字一模一样。
林墨拿着信,眼泪掉在红被子上,突然感到被子动了一下,像是有人在轻轻拍他的手背。他抬头,看到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影子坐在柴房门口,头发盘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正对着月光穿线——是太奶奶的魂灵。
“我等了他一辈子,他都没回来。”太奶奶的声音很轻,带着哭腔,“他们说我傻,说他不会回来了,可我不信,我每天都把被子叠好,等着他回来盖……”
林墨终于明白,太奶奶的魂灵附在了红被子上,她不是想害人,只是想等太爷爷回来,而那些被“缠上”的人,都是说了让她伤心的话,或是提起了她的遗憾。
第四章:迟来的“团圆”
林墨把太爷爷的信放在红被子上,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镇西头的老坟地。他在一片荒草里找到太爷爷的墓碑,碑上的字已经模糊,只有“林良”两个字还能看清。他把红被子抱到墓碑旁,轻轻铺开:“太奶奶等了你一辈子,现在,你们终于能‘团圆’了。”
当天晚上,老宅里再也没有传来哭声。林墨路过堂屋时,看到红被子叠在八仙桌上,缎面上的鸳鸯,像是在笑,而被子角落的“良”字,颜色变得鲜亮,像是刚绣上去的一样。
第二天,张婶的高烧退了,疹子也消了;李叔的手指好了,还说要给林墨做一件新衣服。镇上的人再也不说红被子不吉利,反而说太奶奶是个重情的人,她的魂灵只是想等爱人回来。
林墨没有把红被子扔掉,他把被子叠好,放在太奶奶的旧衣柜里,衣柜上放着太爷爷的照片和那沓书信。有时,他会打开衣柜,看看红被子,仿佛能看到太奶奶坐在八仙桌旁,手里拿着绣花针,等着太爷爷回来的样子。
从那以后,老宅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而那床红被子,成了青瓦镇最温暖的传说——传说有一个穿红嫁衣的绣娘,用一辈子的等待,换来了和爱人的“团圆”,也让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深情,就算跨越生死,也不会消散。
夺命红被子
第五章:红被子上的新绣痕
太奶奶与太爷爷“团圆”后,老宅恢复了平静。林墨把红被子妥帖地收在太奶奶的旧衣柜里,还在衣柜上摆了两盏小小的白烛,每逢初一十五就换一次新。可三个月后的一个雪夜,林墨起夜时,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线香味——那是太奶奶当年绣被子时常用的丝线味道。
他循着香味走到衣柜前,发现衣柜门竟虚掩着,红被子的一角露在外面,缎面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新的绣痕:不是鸳鸯,而是一朵小小的腊梅,花瓣上还沾着一点未干的红色丝线,像极了血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