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渊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步,跌坐在龙椅上,他双手捂住脸,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我的儿!”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全身甲胄的将士大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

“陛下,秦王李世民谋反,太子,齐王镇压,秦王已被诛杀,太子也身死,齐王恐惊扰圣驾,特派末将前来护驾。”

李渊抬起头,眼中满是绝望和愤怒。

“护驾?好一个护驾!”

他猛地站起身,指着面前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将士。

“尔等是何人,为何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是齐王府的人?

你们这是谋反!诛九族的大罪。”

面前的将士面无表情。

“陛下明鉴,秦王确有谋反之意,太子与齐王为保大唐江山,不得已而为之。”

李渊颓然的坐回龙椅,他知道一切都已无法挽回,此刻的太极宫外,恐怕早已被齐王的兵马团团围住。

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齐王竟然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传李元吉来见朕。”

此刻李渊的声音突然变得苍老无比。

“朕要亲自问问他。”

玄武门的血腥味尚未散尽,李沐踩着青石板上未干的血迹,缓步走向太极殿。

“公子,一切已按计划进行。”

谋士诸葛云快步上前,压低声音道。

“李渊陛下已被安置在甘露殿,李元吉殿下已经带了过去。”

李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宫墙上严阵以待的禁军,这些将士手持的兵器在夕阳下泛着冷光,盔甲上的血渍还未擦净,他清楚地知道,这场政变虽然胜券在握,但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传令下去,加强宫门戒备,任何人不得出入。”

李沐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特别是秦王旧部,一个都不能放过。”

诸葛云躬身应是,却又迟疑道。

“公子,那常何将军那边?”

“他自有分寸。”

太极殿前,李沐驻足仰望,这座象征着大唐最高权力的宫殿,此刻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盘棋局中的关键一子。

殿门缓缓开启,李沐迈步而入,殿内烛火通明,却照不亮角落里的阴影,李渊端坐在龙椅上,面色灰败,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而李元吉则被两名禁军押着,站在殿中央,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沐儿,你...”李元吉的声音嘶哑,显然已经历过一番激烈挣扎。

李沐没有立即回应父亲,而是先向李渊行了大礼。

“孙儿参见皇爷爷,今日宫变,让皇爷爷受惊了。”

李渊浑浊的双眼盯着这个曾经最不宠爱的孙子,若不是他跟元吉长的有七分相似,自己都没有认出来。

半晌才苦笑道。

“好一个李沐,朕竟看走了眼。”

“皇爷爷言重了。”

李沐直起身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孙儿不过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着想。秦王谋反,孙儿不得已才出手反击。”

李元吉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讽刺。

“好一个不得已,沐儿,为父竟不知你有如此手段!”

李沐这才转向父亲,眼神已变得冰冷。

“哼,父王,你要知道,什么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他缓步走近,靴子踩在大殿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若不是那个常何。”

李元吉苦笑道。

“父王,你说错了一句话,你记住,若不是常何,你也会死的,但是至少你现在活着,而其他人死了不是?”

“我倒是小瞧你了。”

李沐轻笑。

“父王说笑了,他常何虽然是太子的心腹,实际早就背叛了,被秦王收买,可惜,最后却成为了我的人。”

李渊猛地拍案而起:“常何?那个禁军统领?朕这么信任他。”

“正是。”

李沐转向李渊,语气平静。

“两年前他母亲病重,必死无疑,是我凭借着超高的医术亲自救治才叫人起死回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况她的母亲生死还在我的手里,我赌他为人孝顺,不会看着母亲身死,看来我赌对了。”

李元吉脸色煞白,踉跄后退两步:“所以你早就?”

“不错。”

“其实从三年前起,我就在布局,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天时地利人和。”

殿内陷入死寂,李渊颓然坐回龙椅,喃喃道。

“老了...朕真的老了...”

李沐走到李渊面前,单膝跪地。

“皇爷爷,孙儿并非有意冒犯,我也只是为了自保罢了。

只是大唐经不起又一次玄武门之变,秦王已伏诛,太子被杀,而我的父王,我觉得他也需要静思己过,比如安排在皇爷爷您的身边,我正好一起派人照顾。”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可无储君,孙儿恳请皇爷爷下诏,立父王为太子,孙儿为皇太孙。”

李渊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李沐,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孙子,良久,他长叹一声。

“朕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李沐没有回答,只是保持着跪姿,但脊背挺得笔直。

“罢了...”

李渊颤抖着手从案上取过玉玺。

“拟诏吧。”

李沐嘴角微扬,却没有立即起身。

“还有一事,为稳固朝纲,请皇爷爷同时下诏,封我母亲为太子妃,如此,孙儿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继承大统合乎礼法。”

李元吉闻言猛地抬头。

“你!”

“父王放心。”

李沐终于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父亲。

“我不会伤害您,也不会伤害皇爷爷,只要你们安分守己,余生仍可享荣华富贵。”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李元吉不寒而栗。

“但若你有任何异动,你应该知道我的手段。”

李渊盖下玉玺的声响在大殿中回荡,仿佛为这场政变画上了句号,李沐接过诏书,转身走向殿门,在跨出门槛前,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诸葛云,传我命令,持虎符调军驻守长安各门,全城戒严。另派我们的将士保护皇爷爷和父王,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

“属下领命!”

诸葛云抱拳应道,眼中满是敬畏。

李沐抬头望向夜空,星辰璀璨,他知道,从今夜起,大唐的历史将因他而改写,但更清楚的是,权力的游戏永无止境,今日的胜利不过是明日博弈的开始。

“公子,常何将军求见。”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李沐收回目光,脸上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让他来这见我。”

片刻,常何一身戎装,见到李沐立即单膝跪地。

“末将参见公子。”

李沐亲手扶起他。

“将军请起,今日之功,本公子铭记于心。”

常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公子,末将有一事相求。”

“可是关于令堂?”

李沐了然于心。

“放心,我已命人日夜照料,待局势稳定,你便可接她入京颐养天年。”

常何深深一拜。

“公子大恩,末将万死难报。”

李沐拍拍他肩膀。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忽然压低声音。

“秦王的余党清理得如何?”

“末将已经派人前去捉拿,还请公子放心。”

“太子,齐王一行人倒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太子那些子嗣,尤其是男子,活着终究会让有些人心生小心思。”

他没有说完,但常何已明白其中深意,斩草就要除根,留下一部分人打压一部分,况且这一场政变这是他们李家的事情。

“记住,除了女眷,其他的我不要活口。”

常何领命而去后。

片刻时间又有心腹来报。

“公子,整个长安城已经稳定。”

“好,来人传我的命令将此事昭告整个长安,告诉所有人,陛下因秦王叛乱伤心过度,需要静养,朝政暂由本公子,不,暂由皇太孙李沐代为处理。”

他特意强调了皇太孙三个字,心腹会意,立即去安排诏书公告事宜。

李沐独自站在偏殿窗前,升起的太阳,他知道,今日之事过后,他将站在大唐权力的巅峰,但更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