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登女郎创刊计划
《申报》社长办公室里,沈书瑶将一份烫金封面的企划书端正地放在史量才面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细密的光痕。
"《摩登女郎》月刊?"史量才捋着修剪得体的八字胡,粗粝的手指翻开企划书,"直接做独立刊物?"
沈书瑶目光坚定:"是的,社长。从创刊起就是完全独立的时尚月刊。"她翻开第二页,"这是市场调研数据:上海现有女性刊物都是附属于报纸的副刊,真正的独立时尚月刊还是空白。"
史量才端起青花瓷茶盏,氤氲的热气中目光如炬:"说说你的整体规划。"
"内容定位上,我们主打'海派摩登'。"沈书瑶的指尖划过版面示意图,"分六大板块:巴黎时装速递、职业丽人访谈、现代家政指南、女性健康专栏、文艺评论,以及最重要的——每期一位封面人物的深度专访。"
她翻到运营方案:"虽然是独立月刊,但创刊初期可以借助《申报》的发行渠道和品牌背书。"说着指向渠道策略图,"前三个月,我们将在《申报》上刊登《摩登女郎》的预告和精选内容,同时在各大报刊亭设立联合展示位。"
财务预算页上,数据清晰明了:"我已获得三家赞助商的口头承诺。法国香奈儿愿意承担首期印刷成本,先施百货承诺包销五千册。"她又取出一叠合约副本,"另有十二家高端商铺签署了长期广告意向书。"
"采编团队如何组建?"史量才浓眉微挑。
"全职编辑3人,外聘特约撰稿人3位。"沈书瑶递上名单,"包括巴黎时装学院的华人留学生、广慈医院女医师、圣约翰大学家政系主任。"她补充道,"印刷方面,我谈妥了商务印书馆的闲置产能,成本比市场价低三成。"
史量才摩挲着茶盏沉吟道:"发行渠道呢?"
"分三级网络:"沈书瑶眼睛发亮,"一线城市走先施、永安等四大百货的精品书店;二线城市依托《申报》现有分销网络;我们还将在女校、医院、银行等场所设立直销点。"她翻开最后一页,"这是创刊号企划,封面人物定为刚在巴黎时装周亮相的华人设计师方小姐。"
史量才将企划书合上,坚毅的下巴微微抬起:"两周后我要看到完整的创刊方案。"
"一定如期完成。"沈书瑶挺直腰背,阳光在她自信的眉眼间跳跃。
2.践行小聚
顾公馆西侧的小客厅里,法式落地窗半开着,八月的晚风裹挟着桂花香轻轻拂过。这是顾公馆特意为婉仪准备的小型饯行宴,后日她便要登上"维多利亚号"远赴英伦。
钢琴旁的婉仪今日穿了件浅杏色乔其纱旗袍,发间一支珍珠发钗随着她举杯的动作微微晃动。"慕云,迟到了十分钟,"她敲了敲腕表,"罚你弹一曲《夜上海》。"
周慕云将礼盒放在茶几上,笑着解开西装扣子:"顾大小姐发话,岂敢不从?"琴声响起时,正在品茗的林素心忽然"噗嗤"一笑——这分明是改了调的《结婚进行曲》。她抚着微隆的小腹朝婉仪眨眼:"你们这些文艺爱好者,就爱玩这种游戏。"
"婉仪,这一箱是阿胶和当归,英国阴冷,记得常炖汤喝。"沈书瑶将精心打包的药材交给女佣,又取出一本烫金笔记本,"这是我采访过的几位留洋女士的联系方式,遇到难处可以找她们。"
二楼书房,顾世钧站在百叶窗前。四十出头的他身姿挺拔,雪茄的烟雾模糊了轮廓。管家轻声问:"先生要下去吗?"
"让他们年轻人尽兴。"他掸了掸烟灰,目光却未离开女儿的身影。
"客厅里,陆明远正往餐盘里夹拿破仑蛋糕:"听说你在利物浦选了间正对港口的公寓?"
"陆学长消息真灵通,"婉仪晃着水晶杯,"不过我更想知道——"她朝周慕云挑眉,"有人说利物浦日落堪比外滩,不知是真是假。"
周慕云耳根微红,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滑出一串琶音。
厨房飘来奶油栗子蛋糕的香气,这是圣约翰小食堂的招牌甜点。林素心忽然感慨:"当年我们三个在图书馆..."
"现在你肚子里装着第四个,"婉仪轻触她孕肚,"等宝宝出生,阿姨从国外给带玩具回来。"
宴至中途,顾世钧终于现身客厅。"诸位,"他举杯示意,"小女远行在即,多谢各位前来相送。"目光扫过众人,在周慕云身上多停留了一秒。
待宾客散尽,婉仪在花园小径拦下书瑶。月光下,她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书瑶,从前我总觉得我们都太单纯,可父亲的世界……并非如此。”她望向远处,声音轻缓,“我没有门第之见,只是怕你把爱情想得太美好,怕你受伤。”
顿了顿,她转回目光,唇角浮起一丝浅笑:“如今看来,你们历经波折,仍选择继续走下去……那我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了。”她伸手轻轻握住书瑶的手,语气柔和却坚定,“往后,请好好照顾他。”
3.熹园新事
数日后,晨光熹微,顾先生站在顾公馆的书房里,指尖轻轻敲着梨花木案几。管家垂手立在一旁,听他低声吩咐:
"大小姐的房间如常打扫,一切照旧。"他顿了顿,目光掠过二楼转角处那间常年紧闭的卧室,声音沉静:"太太的房间...也维持原样。"
管家微微欠身,心下了然——那是已故夫人生前的卧室,自夫人离世后,大小姐坚持保留原状。
"至于熹园那边,"顾先生语气缓和了些,指节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叩,"按沈小姐的喜好重新布置。她畏寒,地龙要提前烧起来,窗纱换成素锦的,再添一架她常弹的焦尾琴。"他说着,从抽屉取出一张清单,"这是她平日喜欢的几样摆设,都照着置办。"
管家双手接过,瞥见纸上字迹工整,竟是老爷亲笔所书,心下更是了然。抬眼时,正见老爷望向窗外熹园的方向,眉宇间那抹柔和与往日判若两人。
"都准备妥当后,"顾先生收回目光,指尖在清单上轻轻一点,"就把沈小姐接过来。"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字字分明。
4.流言如刃
交际花唐小姐斜倚在戏楼的雅间里,指尖捏着一枚蜜饯海棠果,听身旁的女伴窃窃私语。
"...听说顾先生要把那位沈小姐接进熹园了?那可是顾家的别院..."
唐小姐红唇微勾,慢条斯理地吐出果核:"急什么?顾公馆里住着的可是正经大小姐和已故的顾太太,她现在最多是个“女伴”,恐怕连正经的女朋友都算不上......."她捻起绣着金线的帕子拭了拭指尖,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况且,这世道最容不得的,就是'不合规矩'的事。"
翌日,城中茶坊间忽然流传起风言风语——有人说沈书瑶借故接近顾家大小姐,实为攀附顾先生;有人揣测她频频出入顾公馆是别有用心;更有人翻出她父亲昔年在商场的旧债,暗指她攀附豪门。流言如野火,烧得又快又毒。
唐小姐坐在梳妆台前,丫鬟正为她梳着时兴的灵蛇髻。铜镜里映出她满意的笑容:"且看这位沈小姐,能在熹园住得了几时。"
次日清晨,沈书瑶像往常一样走进《申报》馆。门房老张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楼里几个同事见她进来,交头接耳的声音戛然而止,却又在她走过后窸窸窣窣地响起。
“听说了吗?她和顾先生交往有一段时间了……”
“一个小编辑,手段真是了得.......”
“嘘,小声点……”
沈书瑶脚步未停,指尖拂过桌角,坐下,翻开今日的校样,墨香淡淡,工作如常。
傍晚六点,《申报》馆的铜钟敲响下班的钟声。沈书瑶整理好桌面的文稿,将钢笔插进墨水瓶,陆明远斜倚在她的办公桌旁,递来一杯热茶。
"外头不太平,"他压低声音,目光扫向窗外,"那些记者蹲了一整天,就等着拍你。"
沈书瑶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抬眸看他:"谢谢,不过我不怕。"
陆明远叹了口气,突然伸手替她正了正衣领上微微歪斜的盘扣:"谣言止于智者,不必理会。"他的手指在碰到她衣领时顿了顿,很快收回。
沈书瑶点头,拎着手袋走出报馆大门。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门口蹲守的记者们立刻蜂拥而上,镁光灯在暮色中炸开刺目的白光。
"沈小姐!请问您和顾先生是什么关系?"
"听说您借采访之便接近顾氏集团?"
问题像尖针般扎来,沈书瑶攥紧手袋,指节发白。这时,一辆黑色轿车急刹在人群外围,车门猛地推开。
顾世钧大步走来,西装外套搭在臂弯,衬衫袖口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记者们像潮水般分开,他径直走到沈书瑶身边,不动声色地挡在她前面。
"诸位,"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我是顾世钧,太太已在十年前过世,这十年来,顾某孑然一身,从未想过再谈感情。"
有记者壮着胆子追问:"那沈小姐......"
顾世钧目光一沉:"男未婚,女未嫁,正常交往竟劳诸位挂心。"他转向提问的记者,突然摊开手掌,"顾某人也是苦出身,如今虽有些基业,但远谈不上'豪门'二字。"
他伸手握住沈书瑶的手腕,掌心滚烫:"若论门第,倒是我高攀了沈小姐家的数代清流门第。"
有记者还想追问,他摆摆手,拉开副驾驶的门,护着沈书瑶坐进去。
车门关上,终于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怕吗?”他启动车子,声音低沉。
沈书瑶摇头,她看向顾世钧:“只是觉得可笑……他们连我的面都没见过,就敢写那样的话。”
顾世钧低笑一声,单手转动方向盘:“我带你去个地方。”
“哪里?”
“霞飞路那家咖啡馆,你不是一直想试试他们的拿破仑蛋糕?”
她欢快的应声说:“好!”。窗外梧桐树影婆娑,流言蜚语已被远远抛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