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丞相面色阴沉,出列道:

「陛下,林将军虽胜,然用兵过于冒险。

「若是伏兵被提前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为将者,当以稳为主……」

「丞相此言差矣。」

我冷冷打断,将战报掷于案上,

「兵者,诡道也。若事事求稳,此刻大夏铁骑早已兵临京城!

「朕倒是想问,若是按丞相所言求和纳贡,此刻我大渊要损失多少金银国土?」

我当即下旨,重赏三军。

额外赐予林惊澜一柄先帝珍藏的玄铁宝剑,并让驿使以八百里加急送去。

当晚,我在烛下亲自写信给林惊澜。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我在宣纸上缓缓落笔。

【惊澜吾卿:

【闻卿大捷,朕心甚慰。

【朝中虽有余音,卿勿挂怀,朕必为卿撑腰。

【北地苦寒,卿当自珍……】

写至此处,我笔尖顿了顿,墨迹在纸上染开一点晕染。

最终添上一句:

【望卿常忆离京之约,平安归来。】

第三章

好景不长,林惊澜很快陷入僵局。

大夏增兵十五万,凭借地形优势固守不出。

我军粮草将尽,林惊澜上奏请求增援。

她的奏折上字迹仓促,显然军务繁忙,但每一个字都写得力透纸背,可见其决心。

朝堂上,苏丞相率先发难:

「陛下,国库空虚,各地粮仓存粮仅够赈灾之用,实在无力支援前线啊!」

户部尚书也跟着附和:

「丞相所言极是。若强行征调粮草,恐引发民变。还请陛下三思。」

我冷冷看着他们:

「所以诸位爱卿的意思是,眼睁睁看着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让林将军和众士兵们以血肉之躯抵挡大夏铁骑?」

「陛下,」苏丞相苦口婆心,

「非是臣等心狠,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如……暂时后撤百里,待来年粮草充足再战?」

「来不及了!」

我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一旦后撤,大夏铁骑会长驱直入!

「届时损失的又何止百里之地?」

退朝后,我怒气冲冲地回到寝宫,却见太后已等候多时。

「听说皇儿又在朝堂上动怒了?」

太后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语气中带着不赞同,

「苏丞相也是老成持重之言,皇儿何必动气?」

我疲惫地揉着额角:

「母后,前线危急,儿臣不能不管。」

太后放下茶盏,凝视着我:

「皇儿,你与那林将军……是否过于亲近了?

「朝中已有闲话,说她仗着你的宠信,拥兵自重……甚至有人说,你们之间……」

我心中一凛:

「母后从哪听来的谣言?」

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空穴不来风。皇儿,你年纪不小了,该考虑择婿立后之事了。

「听闻宇文家的公子才华出众,不如……」

「母后!」

我打断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国难当头,儿臣无心婚嫁。

「况且林将军为国浴血奋战,朝中却有人散布此等谣言,实在令人心寒!」

那夜,我辗转难眠。

最终动用了自己的私帑。

又暗中向几个交好的世家借粮。

总算凑出一批粮草,命心腹连夜押送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