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是因为那个!”林晚急切地打断,声音不受控制地尖利起来,“苏晴,我很清醒!我看见了!每一次都真得不能再真!”

“好好好,我知道,我知道。”苏晴连忙安抚,但那语调分明是在顺着一个闹情绪的孩子,“可是晚晚,沈明对你怎么样,我们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怎么可能天天晚上在你面前被杀?一次是意外,七次……这、这根本不合逻辑啊。”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更柔和,带着诱哄般的意味:“听我的,去看看医生好不好?就当是去聊聊天,放松一下。我认识一个特别好的心理医生,非常擅长处理焦虑和……嗯,创伤后的一些情绪问题。”

看医生。连最亲密的朋友都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向这个结论。

一股冰冷的无力感渗透四肢百骸。她几乎能看见苏晴在电话那头蹙着眉,眼神里写满了“她需要帮助”的同情与担忧。

“嗯……再说吧。”她含糊地应道,匆匆结束了通话。

手机屏幕尚未完全暗下,沈明的消息就弹了出来。

「晚晚,和苏晴聊完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她也是关心你。我帮你约了陈医生,今天下午三点。我请假陪你一起去,就当是找个专业人士聊聊,好吗?放轻松。」

林晚盯着那行字,感觉心脏正一点点沉入冰湖。

他知道了。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用最无可挑剔的、“为她好”的方式,迅速而高效地安排好一切。

下午,沈明准时回家接她。他换了件浅色针织衫,看起来温和又可靠。车上,他温热的手掌覆着她冰凉的手指,语调轻松地聊着同事的趣事,试图驱散她的不安。

陈医生的诊室温馨舒适,暖色调的墙壁,柔软的沙发,空气里有淡淡的檀香。陈医生本人年届中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而专注。

林晚绞着手指,在医生鼓励的眼神下,再一次艰难地复述了她的经历,那些循环的死亡预告。

陈医生听得极其认真,不时颔首,提出一些专业而细致的问题。

“每次醒来时间都非常精确吗?”“看到的场景是动态变化的,还是像固定的画面?”“身体上的感受呢?比如心跳、体温?”

他严谨的态度让林晚荒芜的心底生出一丝微弱的希望——也许,他真的能理解?

然而,最后陈医生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充满包容与共情的语气说:“林女士,我非常理解你的恐惧和痛苦。你所描述的这些情况,在临床上也并非孤例。这很大概率是严重的焦虑情绪引发的睡眠瘫痪及幻觉体验,同时叠加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些典型症状。”

他温和地解释:“流产对女性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你的大脑可能正在用一种比较……激烈的方式,来尝试处理这种极端的压力和丧失感。那些你‘预知’到的危险场面,或许正是你潜意识深处对于‘失去’和‘伤害’的恐惧的一种具象化投射。”

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小石子,精准地砸在她那点摇摇欲坠的“真实”上。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在专业的权威面前,她个人的、无法证实的感受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难道……真的是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