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掏出手机,想给周彤发消息,却先看到了热搜——#林野顺拐# 已经挂在了热搜尾巴上,点进去全是嘲讽的评论。就在这时,王哥的电话打了过来,我深吸一口气接起,却听见他说:“林野,替补找了一圈都没合适的,你……得撑到下一轮了。”

我握着手机,愣在原地。后台的灯光很亮,却照得我心里一片凉——撑到下一轮?就我现在这个样子,下一轮岂不是要被骂得更惨?可如果我退了,50万违约金怎么办?整个组又要怎么办?

我抬头看向练习室的方向,里面传来苏清颜练歌的声音,清亮又坚定。我攥紧手机,指甲几乎要把屏幕捏碎——或许,我真的不能就这么退了。

3 第3章:分镜思维救“哭包”

清晨六点的练习室,空调风裹着汗味吹在脸上,我(林野)对着镜子反复掰正自己的手腕——初舞台翻车后,我找陈乐乐借了基础舞蹈教学视频,每天提前两小时来练“顺拐矫正”。地板上贴着我画的彩色标记:红色是左脚落点,蓝色是右手抬起点,像极了做短视频时标分镜的草稿。

“啪嗒”一声,陈乐乐抱着保温杯冲进来,眼眶红得像兔子:“林野,我完了!《逆光》的间奏旋转我总踩错拍,组长说再练不好,就要把我调到淘汰风险组了!”她刚说完,就蹲在地上抹眼泪,保温杯滚到我脚边,里面的红枣枸杞水洒了一圈。

我捡起保温杯递给她,瞥见她手机里的舞蹈视频——间奏那段有三个连续旋转,还要配合抬手动作,确实复杂。陈乐乐抽噎着说:“我记了十遍动作,一到旋转就晕,昨天还被苏清颜姐看到我摔了……”

提到苏清颜,我想起初舞台后她那句“浪费资源”,心里也有点发怵。但看着陈乐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突然想起做新媒体时的经验——之前剪舞蹈短视频,为了让观众看懂动作,我会把复杂舞步拆成“日常场景类比”,比如把“踢腿”说成“踩水坑”,把“抬手”说成“够书架上的书”。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拆动作?”我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笔和便签纸,“你看,这个旋转动作,我们分成三步:第一步转的时候,想象你在拆快递盒,手要先‘撕胶带’(抬手);第二步转半圈,像‘掀开盒盖’(伸手);第三步落定,就当‘拿出里面的东西’(收手)。”

陈乐乐愣了愣,擦干眼泪站起来:“拆快递?我试试!”她跟着我的口令,先抬手“撕胶带”,再转半圈“掀盒盖”,最后稳稳落定——居然没踩错拍!她眼睛亮起来:“真的有用!刚才转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拆快递,就不晕了!”

我又把后面的连贯动作拆成“取快递(走步)→拆包装(抬手)→放东西(落手)”,还在便签纸上画了简易分镜:小人图标旁边标着动作对应的日常场景。陈乐乐拿着便签纸,跟着音乐跳了一遍,居然全对了!她激动地抱了我一下:“林野,你也太厉害了吧!比舞蹈老师教的还清楚!”

“小声点。”我赶紧推开她——练习室的门没关,我怕被别人听见,尤其是苏清颜。可话音刚落,就看见门口站着一道白色身影,正是苏清颜。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眼神落在我掉在地上的便签纸上,眉头微蹙,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