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寒士相逢,定生死之交

汉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之际,楚元王刘交受封彭城为藩王后,深感治国之道在于文治。他深知武力可以得天下,却难以安天下,于是息武兴文,崇儒重道,在彭城广开招贤之门,设立招贤馆,以重金厚礼延揽天下英才。四方贤士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投奔。在这股求贤若渴的风气中,远在西羌积石山深处隐居的一位贤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却矢志苦读,不仅饱读诗书,更怀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术,立志要辅佐明君,造福苍生。

得知楚王招贤的消息后,他变卖家产,收拾行囊,独自踏上前往楚国的千里征程。这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这一日行至荒郊野外,天色突变,乌云压顶,转眼间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左伯桃衣衫尽湿,步履维艰,眼看天色已晚,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饥寒交迫。他强撑着又行数里,忽见一片茂密竹林,林中隐约透出一点昏黄灯光,在风雨中摇曳不定。走近细看,竟是一间破旧茅屋,屋顶茅草稀疏,墙壁斑驳,虽简陋不堪,却在这风雨之夜显得格外温暖。左伯桃大喜过望,急忙上前叩门,自报姓名来历,请求借宿一宿。

茅屋主人闻声开门,是一位面容清癯的书生,眉目间透着英气,自称姓羊名角哀,也是避雨于此的读书人。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谈到治国安邦。羊角哀生性豪爽,当即取出珍藏的酒食款待,又生火为左伯桃烘干衣物。左伯桃见其谈吐不凡,学问渊博,不禁心生敬佩。而羊角哀也惊叹于左伯桃的济世之才,两人从诗书礼乐谈到治国安邦,竟彻夜长谈不知疲倦,相见恨晚。

这场大雨连绵数日不停,两位寒士朝夕相处,同吃同住,愈发惺惺相惜。左伯桃钦佩羊角哀的才学与人品,羊角哀也敬重左伯桃的志向与胸襟。在这荒山野岭的茅屋之中,两位志同道合的读书人焚香盟誓,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约定待雨停后一同前往楚国谋求官职,共图前程。

二、你推我让,成就千古佳话

凄风苦雨,漫天飞雪,铺就了一条生死难测的仕途之路。这条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冰霜,每一程都伴着风刀,仕途的荣辱沉浮如同这变幻莫测的天气,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雪交加。多少人在此路上踌躇前行,又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最终湮没在茫茫风雪之中。这条雨雪交加的仕途之路,见证了多少人的壮志未酬,又埋葬了多少人的青云之志。

两兄弟结拜之后,左伯桃深感羊角哀才学过人,便诚挚地邀请他一同前往楚国谋求官职,共图前程。羊角哀感其诚意,当即应允,随即收拾行囊,备了些许干粮和盘缠,两人便结伴南行。这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互相扶持。左伯桃年长几岁,处处照顾羊角哀;羊角哀则以其聪明才智,多次化解路途中的险境。经过数月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楚国边境。然而就在此时,他们却误入了一片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迷失了方向。

天公不作美,忽然间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转眼间天地一片苍茫。积雪很快便没过了膝盖,道路完全被大雪封住,举步维艰。两人艰难地在雪地里跋涉了一整天,饥寒交迫,却始终找不到可以借宿的人家。最后,他们只寻得一座破败的古墓,墓门半开,里面阴冷潮湿,但为了活命,不得已只能在墓穴中暂避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