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明恭敬地行礼送别张九龄,心中却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朝堂斗争的漩涡。与张九龄结盟,意味着与李林甫为敌。这条路充满危险,但也是他改变历史的必经之路。

回到家中,李明翻开笔记本,记录下今天的经历。他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今往后,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窗外,长安城的夜色渐深,但李明知道,在这个繁华的表象下,暗流已经开始涌动。而他,正站在风暴的中心。

---

## 第4章 风云突变

一个月后,唐玄宗巡视东都洛阳。按照计划,李明借机将那起贪污案的证据呈递给了皇帝。玄宗震怒,下令严查此案。李林甫虽然极力阻挠,但在皇帝的直接干预下,案件最终还是得到了处理。

李明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户部员外郎,负责监督国家财政。这个职位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核心机密,也让他成为了李林甫的眼中钉。

"少爷,您现在可是朝中红人了。"小安一边为李明整理衣冠,一边说道。

李明苦笑:"红人?恐怕是李林甫的肉中钉才对。"

确实,自从那起贪污案后,李林甫对李明的敌意已经不加掩饰。他多次在朝会上针对李明,试图找机会将他除掉。但李明行事谨慎,始终没有给对方留下把柄。

这天,李明正在户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通知,皇帝召见他。李明心中一紧,不知道是福是祸。

来到宫中,李明发现除了皇帝,还有李林甫和几位重臣在场。气氛有些凝重。

"李明,"玄宗开口道,"朕听说你对财政改革有独到见解,今日召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李明松了口气,原来是为了公务。他恭敬地回答:"陛下,臣确实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说吧。"

李明整理思路,开始阐述自己的财政改革方案。他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和唐代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完善税收制度、加强财政监督、发展商业贸易等。他的发言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引起了在座大臣的注意。

"这些想法很有见地。"玄宗点头称赞,"李林甫,你觉得如何?"

李林甫脸色阴沉:"陛下,李御史虽然年轻有为,但这些想法过于激进,恐怕难以实施。"

"为何?"

李林甫开始逐一反驳李明的建议,认为这些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引起朝中动荡。他的论点看似有理,实则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集团。

李明不甘示弱,据理力争:"陛下,改革确实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对国家有利。若不及时改革,恐怕会后患无穷。"

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玄宗决定采纳李明的部分建议,进行小范围试点。这无疑是对李明的肯定,但也让李林甫更加敌视他。

会议结束后,李明正要离开,李林甫叫住了他:"李御史,年轻有为是好事,但不要太锋芒毕露。官场上,懂得韬光养晦才能走得更远。"

李明知道这是威胁,但他不卑不亢地回应:"多谢李大人指点,但臣以为,为官之道,首在为民。只要有利于国家社稷,臣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