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清和提着他的粗瓷茶碗走了过来,把碗里的野枣水倒了一半给忘忧:“歇会儿吧,喝口水解解渴。你这孩子,做啥都急吼吼的,跟抢着吃的似的。”
忘忧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枣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多了。“师傅,为啥咱们每天都要挑水、种地、扫院子啊?这些事又不能帮咱们修行。我看经书里写的,那些高僧都是坐在蒲团上打坐,闭着眼睛想事情,才得道的。”
清和在他旁边坐下,慢悠悠地喝着枣水,指了指旁边的竹林:“你看那些竹子,是不是每天都在长?可你能看出来它们在长吗?修行就像竹子生长,不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能成的,得在日常的小事里慢慢积累。就像你养大黄,每天给它喂食、换药,看着它从缩在柴房发抖,到现在能在院子里跑跳,你心里是不是觉得踏实?这就是修行——修的是你的心,让你知道什么是牵挂,什么是慈悲。”
忘忧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想起刚捡到大黄的时候,大黄的腿肿得像个小馒头,他每天偷偷把自己的粥省下来给大黄吃,还用师傅给的草药给它敷腿。有一次,大黄半夜发烧,他守在床边,用湿毛巾给大黄擦爪子,直到天亮。看着大黄慢慢好起来,他心里确实觉得暖暖的,就像冬天里晒了太阳一样。
“可是师傅,我挑水总挑不起来,觉得好难。”忘忧挠了挠头。
清和笑了,站起来走到井边,拿起井绳:“来,我教你。挑水不是靠蛮劲,得先把水桶放稳,让水慢慢装满,然后双手握紧井绳,顺着井壁慢慢往上拉,胳膊用力,腰也得跟着使劲。”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给忘忧看。只见他双手轻轻一拉,满满一桶水就被提了上来,稳稳地放在井台上。
忘忧学着师傅的样子,重新把水桶放进井里。这次他没有急着往上拽,而是等水桶装满水,才慢慢往上拉。虽然胳膊还是酸,但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地把水桶拽了上来。当满满一桶水放在井台上时,他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好像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师傅,我做到了!”忘忧高兴地喊起来。
清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不是你做不到,是你太着急了。很多事情就像挑水,只要找对方法,慢慢做,总能做好。”
忘忧点了点头,扛起扁担,把两只水桶都装满水,小心翼翼地往回走。虽然脚步有些沉重,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路过青菜畦时,他特意看了看地里的青菜,绿油油的叶子上挂着露珠,像是在对着他笑。
回到院子里,清和已经在老松树下摆好了棋盘。他喜欢下围棋,虽然棋艺不高,却总爱拉着忘忧陪他下。忘忧放下水桶,凑到棋盘前:“师傅,今日您肯定又要输。”
“哼,今日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清和拿起一颗黑子,放在棋盘上。
忘忧也拿起一颗白子,小心翼翼地放在黑子旁边。刚下了没几步,大黄就跑了过来,跳到石桌上,把一颗白子扒拉到地上。忘忧想去捡,清和却按住了他的手:“别捡了,就这么下。下棋就像过日子,总有意外,不用太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