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青铜壁上的血字
2023年深秋,长平古战场考古现场。
夜里十一点,寒风卷着细沙打在临时棚的帆布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像有人在外面挠门。林雨裹紧了冲锋衣,手里的强光手电在坑底扫过——这是今年新发掘的“长平十七号坑”,此前三个月,他们挖出来的全是叠压的人骨,有的颅骨上嵌着箭镞,有的肋骨被砍断,指尖还保持着抓挠的姿势,那是饿到极致的模样。
“林博,要不先歇了吧?明早再清也行。”助手小张的声音发颤,他总说这坑底“邪性”,白天清理时,铁锹碰到骨头会发出“嗡嗡”的共鸣,夜里更甚,总听见似有若无的“滋滋”声,像蛇在吐信。
林雨没回头,手电光停在坑底西北角一块嵌在土中的青铜壁上。那铜壁约莫半人高,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钙化层,却在手电光下泛着淡淡的幽蓝,不像埋了两千多年的古物,倒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再等等,这块铜壁不对劲。”
她跳下坑底,蹲下身用软毛刷轻轻清理钙化层。刷毛碰到铜壁的瞬间,一股寒意顺着指尖爬上来,不是深秋的冷,是那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凉,像有人把冰锥塞进了她的血管。她皱了皱眉,继续刷——忽然,毛刷顿住了。
钙化层下,露出一道刻痕。不是战国时期常见的篆文,是一道扭曲的线条,像极了一只手,五指张开,指节过长,指甲泛着青灰。林雨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见过无数战国器物,从没见过这样的图案。
小张在坑边探头:“林博,咋了?”
“你下来帮我搭把手,把铜壁周围的土清了。”林雨的声音有些干,她盯着那道“手痕”,总觉得那只“手”要从铜壁里伸出来。
两人用小铲子一点点清理铜壁周围的泥土,越清,林雨越觉得不对劲——铜壁的背面似乎是空的,敲上去有“咚咚”的回响,像是藏着东西。当最后一层泥土被拨开时,手电光突然晃了一下,铜壁上的刻痕全亮了起来,幽蓝的光顺着线条游走,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图:
画面上方是密密麻麻的人,穿着秦赵两国的甲胄,倒在地上,血流成河;中间是裂开的地面,无数道蓝光从地缝里冒出来,下面伸出无数只苍白的手,抓着人的脚腕,把人往地底拖;最下方,是一个穿着玄色战袍的将军,手里握着剑,剑上滴着蓝液,他的脚下,是七道刻着符文的铜桩,围成一个北斗的形状。
“这……这画的是啥?”小张的声音抖得更厉害了,手电光都在晃,“长平之战……还有地底的东西?”
林雨没说话,她的目光落在画面右下角的几个篆字上,那字刻得极深,像是用剑划上去的,笔画里还嵌着暗红色的东西,凑近闻,有淡淡的血腥气——不是腐土的腥,是新鲜的,像刚流出来的。
她用指尖蹭了蹭那篆字,指尖沾了点暗红,放在灯下一看,瞳孔骤缩:那不是泥土,是干涸的血!
“是‘白起’……”林雨的声音发哑,那两个字是“白起”,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更浅,却字字清晰:“地渊之患,非赵卒也。”
就在这时,坑底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像是铜器开合的声音。林雨猛地转头,手电光扫过铜壁背面——那里竟有一道暗格,此刻正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个巴掌大的铜匣,匣身刻着和铜壁上一样的符文,匣口用熔化的铜封着,上面印着一个兽首印,像熊,又像虎,是白氏家族的族徽。